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生猪期货“出栏”可否规避价格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01  浏览次数:232
2007年春夏之交的猪肉价格上涨令人揪心,于是,对于推出生猪期货规避猪肉价格风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中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由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越来越短,中国农户生猪生产面临的风险很大。在靠市场自身调节解决不了生产稳定问题、政策与政府补贴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上市生猪期货是以金融手段为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行保驾护航的好办法。

猪肉价格暴涨中的无奈
今年以来持续上涨的肉价在过去的一个月继续呈现上扬趋势。
近日,上海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的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16元,同比上涨七成左右,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
对于此次猪肉价格暴涨浪潮,有观点认为,饲料价格上涨、尤其是去年11月份以来玉米价格上涨提高了养猪成本,导致了4月底以来的猪价暴涨。
有人质疑,是不是玉米供求关系失衡?从基本面来看,2006年国内玉米的供需关系据称是过去几年中最好的一年。从2006年秋收起,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粮农惜售,引起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行业、食品行业及相关行业波动的发展态势。那时,在玉米产销大省吉林、黑龙江看到,一些饲料企业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运力,上场院抢购含水量较高的新玉米;农民以往花钱求人、昼夜排队等候买家收购玉米的现象不见了。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玉米价格上涨——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的紧缺——市场肉食价格涨价”的巨大的市场链环正在形成。这个不和谐的市场链环,揭示了影响中国肉食市场价格的饲料市场的原料紧缺走势带有长期性的特点;饲料成本不断提高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但不少市场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它夸大了玉米价格上涨和饲料价格上涨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本轮生猪价格上涨的最大诱因在于供求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
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认为,生猪供求关系出现了变化,生猪存栏下降是猪价上涨主因。由于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仍以散养为主,其数量统计比较困难,因此猪饲料的消费情况更能说明问题。
据调查,一季度北京、山东、上海等地的猪饲料产量出现了明显下降,散养户生猪存栏数量下降较大。表明目前生猪存栏不足,尤其是散养户存栏不足。而另一方面,猪肉需求在稳步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至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5.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
冯利臣认为,猪肉供需矛盾的出现直接引发生猪价格迅速上涨。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猪价波动周期,猪价不会出现4月底以来的暴涨局面,而会呈现一种逐步走高的过程。
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之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近年来波动周期明显缩短,一般周期为2到3年,有时甚至一年,农户养猪基本是赚两年亏一年;一个波动周期来临,养猪农民便面临困境。
一些肉食品企业也表示想扩大生猪收购和加工规模,为农民分忧,但市场风险很大,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而上市生猪期货是以金融手段为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行保驾护航的好办法,对改变生猪价格调控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生猪期货化解难题
时而一飞冲天、时而一头栽地,这是近十几年猪肉价格波动频繁及剧烈的真实写照。从1999年到2003年生猪价格一直处于疲软状态,从2003年7月开始,猪价开始全面回升,经过大约15个月的恢复性上涨之后,于2004年10月开始回落,到2005年年底生猪价格更是大幅下跌。
中国生猪市场“蛛网现象”非常明显,即行情好时,一窝蜂地补栏,扩大规模,导致供应量快速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行业亏损严重,又大量淘汰母猪,导致母猪存栏迅速减少,生猪供应量快速下降,价格上涨。据介绍,生猪出栏价格波动幅度大于批发价格,批发价格波动幅度又大于肉制品波动价格。
中国生猪价格波动频繁,不仅使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风险,而且还严重制约了生猪的品种改良、规模化与标准化饲养和猪肉深加工增值产业化的进程。在猪肉价格的激烈振荡中,人们又一次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生猪期货,希望生猪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
近年来,社会各界曾满腔热情地提出了一系列运用生猪期货手段规避肉食品市场资源风险的建议。此次猪肉价格风波,促使国内各界更加关注生猪期货品种的推出日程。
有关专家认为,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生猪期货上市没有悬念,只是上市时间的早晚。事实上,由于中国最近几年期货市场健康稳定,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市场逐渐需要吸纳一些新的品种,那么在选择新品种时,首先应该考虑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最大的,那么生猪期货就是最合适的创新品种之一。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丽霞认为,生猪期货上市后,将使市场各方共赢。一是利用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农民生猪饲养和销售的盲目性,稳定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生猪期货推出后,猪肉加工商、贸易商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前锁定其销售或采购价格,有效应对市场化条件下猪肉价格波动,保证企业收益稳定;三是通过推行“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新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生猪产业化程度。

生猪期货呼之欲出
生猪价格的频繁波动,不仅使生猪养殖者、屠宰、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无法回避的风险,而且制约了中国生猪品种改良、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以及猪肉深加工的产业化进程。
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在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山东等5个主产省,生猪平均价格在1至5月间跌幅近24%,5至12月间涨幅近65%,广大农民和相关企业保值避险需求非常强烈。此外,国际上具有开展生猪期货的成功经验,在风险控制、交易、实物交割方面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可以为中国开展生猪期货交易提供有益的借鉴。
商务部官员透露,商务部将采取信息引导、进出口等手段,对生猪进行调控。而中国证监会正在对生猪期货进行调研。
据了解,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生猪期货上市调研论证会在长沙召开,国内生猪期货品种上市已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据中国证监会期货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生猪期货的上市已经不存在悬念,有望在明年年底前实现生猪期货上市。
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人士表示,在合约设计上,大连商品交易所选择了瘦肉型活猪作为生猪期货合约标的,体重在95至105千克之间、最后肋活体膘厚在25毫米以内、符合国家流通标准的生猪都可以进入交割;在交割制度中,采用活体形式进行交割,在期货市场中,到期没有平仓的买卖双方可以在交易所指定地点,以活猪的形式进行交割,了解其期货交易;在交割地点的选择上,以湖南、湖北、河南等3省生猪主产省作为生猪期货首选交割地点,以商务部认定的335家生猪储备基地和大型定点屠宰加工企业为基础,选择交割区域内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养猪场和屠宰厂作为交割仓库。
据介绍,由于生猪期货合约在标的物选取和交割环节等方面,均与工业品和其他农产品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部分细节还在深入研究中。
有关专家表示,规避风险采用市场化的途径,开展生猪期货交易,能解决价格波动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广大养殖农民稳健增收。通过上市交易生猪期货,充分发挥期货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帮助广大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养规避风险。
为生猪现货企业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生猪期货上市后,养殖者、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可以在期货市场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将销售或购买价格事先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现货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
生猪期货上市后,将有助于形成全国性的生猪价格,通过高效率的期货机制迅速传导到全球各地,增强我国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实现中国从生猪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与市场研究部冯永辉表示,生猪期货标的物选定较为麻烦,各地生猪的饲养成本、价格、品质都难以趋同甚至差别较大,不好确定标准;一些地方还出于保护本地市场的目的,为外地活猪、猪肉进入本地设置障碍,从而影响到生猪市场的统一和流通。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干扰生猪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的引导。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