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2007年一季度江苏生猪产销趋势预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17  浏览次数:287
经历了2006年上半年的低价风潮和三季度无名高热病的双重打击,我省生猪生产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存栏量全面大幅下降,市场供应严重短缺,四季度猪价也因此持续快速上扬,并屡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我省猪价该如何变化?现分析如下,供读者参考。

引起猪价上升的因素

1. 从育肥猪存栏结构看,2006年11月末4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存栏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8.37%,而这部分大猪都将在春节前出栏,因此春节前猪源依然偏紧。

2. 冬至过后是肉制品加工的旺季,对猪肉原料的需求十分强劲。另外,春节的集中消费、集团消费、职工福利等,都可能增加猪肉的需求。

3. 灾害性天气对生猪生产、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都可能带来影响,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可能引发瞬时价格波动。

4. 由于前期猪价快速上涨,导致工商企业猪肉库存普遍薄弱,加之省级猪肉储备已被取消,政府缺乏调控手段,因此任何突发性事件都可能成为生猪价格暴发性上涨的契机。

引起猪价下跌的因素

1. 由于猪价持续上涨,许多养殖户待价惜售,猪越养越大,致使2006年11月末100公斤以上大猪存栏量比上期(2006年8月末)上升2.49%。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这部分大猪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出栏,成为猪价杀跌的主力军。

2. 过高的肉价可能抑制需求。在比价效应下,如果猪价过高,可能引发对牛羊肉的需求增加,对猪肉的消费可能被抑制,从而导致价格下跌。

3. 春节前也是水产品等猪肉替代品的上市旺季,对替代品消费的增加,可能分流对猪肉的需求。

4. 去年春季因“禽流感”限制了禽类的消费,造成对猪肉需求的大幅上升,而今这一因素已不复存在,因此,对猪肉的总需求将大大低于去年同期。

综合上面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猪价已创出历史新高,养猪也是有利可图的,但制约生猪生产发展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动物疫情的不确定性使农民不敢补栏、过高的苗猪价格引起补栏成本增加、饲料价格的攀升使得饲养成本上升侵蚀养殖利润,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外出务工增加等等,都可能影响生猪存栏量的回升。

预计一季度我省生猪生产将缓慢恢复,但存栏水平的提升速度可能不会太快。由于长江中下游各省份都遭遇到生猪无名高热病的影响,猪源相对比较紧缺,而春节前又是肉类消费的旺季,加之天气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预计春节前生猪货源仍然偏紧,价格可能继续小幅攀升,但受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肉价涨幅可能趋缓。春节后猪肉需求下降,猪价可能出现回落,但由于猪源总体并不丰裕,预计价格下跌空间也不会大。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