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陕西猪肉价再跳水 养殖户如何应对猪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6  浏览次数:192


“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我国生猪养殖业一直难逃价格暴涨暴跌的怪圈。近期,各地猪肉价格再次“跳水”,不少养殖户养一头生猪亏损100-200元,已逼近“深度亏损”。

在经历了去年生猪市场价格“平年”后,不少养殖户指望着今年猪肉价格“翻身”。谁知,刚一开春,就遭遇了肉价大跌。

养殖大户 波澜不惊

“当然赔钱,今年肉价跌得特别厉害。现在卖一头猪要赔100多元呢。”4月3日,星光良种猪繁育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杰说,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目前兴平市规模最大的生猪饲养企业,年出栏量达到3-4万头,拥有标准化猪舍60栋。除了养殖场外,还有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加工厂。

“早就知道今年猪价一定会跌,所以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30岁出头的刘杰,虽然年轻,但很精明,在管理方面更是“高手”。他说,去年中秋,猪价上涨时,他就预感到今年价格会下跌,并及时开始缩群,把生育能力较弱的母猪和种公猪都相继淘汰。

“啊,你能未卜先知?”面对记者的惊讶,刘杰笑道:“只要看看周围养殖户的动向,就知道猪价要涨还是要跌。当养殖户‘疯抢’母猪和仔猪时,一个养殖周期后,猪价肯定会跌。所以,半年前公司就开始缩群,并增大优良后备母猪群,为下一轮猪价高潮来临做准备。”

“市场涨跌并不奇怪,有其自身规律,关键要能科学的提前预判。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规避风险。”刘杰补充说:“加上公司引进的品种好,有父母代种猪和三元猪,统一用优质饲料,集中用高档疫苗免疫,生猪长得快,出肉率高,所以我们在生猪价格上也比散养户占优势。只要扛过‘猪周期’的低谷期,就会慢慢好起来。”

“眼下赔钱,也得咬牙坚持。”刘杰说,仅最近两个月,公司就赔了80万元。由于半年前就采取了预防措施,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堤外损失堤内补。”刘杰笑着说,2008年公司开始生态循环养殖,增加了企业效益;饲料加工也降低了企业成本;猪的尿液生成的沼气,猪粪加工成有机肥,向附近的果农菜农出售,仅此一项,每年也能创造近700万元利润。

养殖农户 举步维艰

去年中秋,猪肉价格开始上涨,许多家庭式的散养农户,纷纷抢购母猪和仔猪,希望能赶上猪肉价格的“盛宴”。然而,今年春节过后,市场迎来消费淡季,猪肉价格一路下滑,甚至跌破成本价。大量养殖农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赔钱了。

据猪e网了解到猪价“跳水”,让养殖户叫苦不迭。生猪到了出栏时,即便赔钱也得卖掉,否则还得搭上饲料。压栏、缩群,甚至退出市场,散户们陷入茫然失措的境地。对于一些中小规模养殖户来说,养还是不养,成为一道两难的选题。

“现在养猪太难了,不光要精心伺候猪仔,还要时刻防止生病。好不容易养大了,却卖不上好价钱。饲料、防疫费用和人工费都在涨价,猪价却一个劲儿地往下跌。别说赚钱,不赔钱就谢天谢地了。”延长县小道沟养殖户张四旺说,2011年养猪效益最好的时候,曾经赚了3万多元。但近两年涨涨跌跌,基本上没赚到钱,把精力和时间都搭进去了。

“我们这里散养户多,因为好品种的猪难养,大都养的土杂猪,但卖不上价。最近的行情是,每斤生猪大概6元到6.5元。我打算这几天赔点钱把猪卖了。”张四旺说,“凭经验,我预测到今年猪价会跌,但没想到会跌得这么快,这么狠。看来,我这一年算是白干了。”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