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蛋鸡如何育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12  来源:中国禽病论坛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68

从出壳开始到6周龄,这一生长阶段的鸡称为雏鸡,雏鸡培育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育雏率,而且影响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以及开产后生产性能的发挥。育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进雏前的准备

工作进雏前彻底冲洗,消毒育雏室及育雏笼、食槽、饮水器等。封闭门窗,消毒可每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福尔马林+14克高锰酸钾, 舍温20℃熏蒸24~48小时,熏蒸完毕后开窗通风12小时以上,然后封闭待用。

2. 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

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调控温湿度时,要做到育雏室温湿度平稳、均匀,高低适宜,且随着日龄增加温度可逐渐降低,切忌忽高忽低。前3天34℃,4~7天33~30℃,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下降2℃,也就是每3天下降1℃,直到常温。温度是否合适,除看育雏室温度计外,还要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做到“看雏施温”。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频繁。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并发出尖叫声,严重时因雏鸡受凉,挤压打堆。
相对湿度的一般要求1 周龄65%,2 周龄60%,3 周龄55%左右。如果湿度过大,腹内余留蛋黄不易吸收,且易引起一些传染病和寄生病的发生。湿度过低,易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一般来说,初期湿度应达60%~65%,以后应达50%~55%。

3. 适宜的密度

进雏数量应根据鸡舍的面积确定,适宜的密度是:0~6周龄平均每平方米20~24只,6~18周龄10~14只,18~20周龄8~10只。

4. 适当的通风

换气雏鸡代谢旺盛,需氧量和排出二氧化碳量都较大,粪便分解还会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舍内通风不良,会造成有害气体在鸡舍内含量较高,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使雏鸡失明。通风时注意,要在舍温升高后再通风,避免贼风的侵袭。

5. 适时断喙断喙

一般在6~10日龄进行,原则上是越早越好。断喙部位为上嘴从嘴尖到鼻孔1/2处,下嘴剪断1/3,俗称“地包天”。断喙注意事项:①部位准确,动作迅速,同时防止大量流血。②体质瘦弱的或有病的鸡,不要急于断喙。③断喙前2天,在饲料或饮水中应加入维生素C或止血药物;④断喙1周内,增加料槽内的饲料厚度,防止雏鸡因啄空槽伤口疼痛或感染;断喙后短期内给鸡投服药物。

6. 做好免疫接种及消毒

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严格的免疫计划及消毒措施。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不同日龄接种不同的疫苗,对相应的病才有很好的免疫效果。舍内外每天要清扫,饮水器每次换水时要洗刷,并用不同的消毒剂交替消毒。

7. 雏鸡的饲料与营养

雏鸡生长发育快,消化机能不健全。因此要根据各品种的饲养标准,合理地制定饲料配方。以配合出全价、高效、低耗、易消化的饲料,维持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