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把进雏质量关:雏鸡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雏成活率的高低,应选择健雏饲养。所选择的雏鸡应符合品种要求,种鸡群无白痢、伤寒、霉形体和大肠杆菌等垂直传播的传染病。雏鸡要具有良好的母源抗体,要体质强壮、活泼,无残疾。病残雏鸡要坚决淘汰。
2、调动育雏人员的积极性:育雏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育雏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一定的经验,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因此,在育雏前就应做好育雏人员的思想工作,签订育雏合同,做到“责、权、利”兼顾,调动其积极性。
3、抓好雏鸡开食关:雏鸡第一次喂饲很关键。在育雏最初几天应用比较亮的灯泡照明,便于雏鸡看清饲料。要有足够多的料盘,使每只雏鸡都能吃到饲料。
4、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雏鸡体小,抵抗力弱,为防止疫病发生,育雏环境一定要清洁卫生,并严格执行鸡场的卫生防疫制度,进入育雏舍的人员和用具要严格消毒,防止病原体进入鸡舍。有条件的鸡场最好采用“全封闭育雏”,即育雏人员在育雏期间吃住在育雏场,育雏结束后再出场。这项措施对防止疫病的发生很有效。另外,各鸡场应根据各地的条件和鸡群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用药和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5、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是否适宜,直接决定着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温度适宜,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如,分布均匀,采食正常,成活率高。温度偏低或偏高时,都会造成成活率下降,严重时造成雏鸡全群死亡。因此,应严格按雏鸡生理要求给雏鸡供温,这是育雏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