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又是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在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中草药对畜禽鱼虾等有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生产性能、抗应激和防治疾病等作用。文章对中草药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配伍原则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前景做了概述。
关键词:中草药;添加剂;成分;开发
近年来,随着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农牧科技人员在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中,运用独特的中兽医学理论,在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促进农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目前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中国饲料工业1996年-202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应该继续努力发掘中草药方面的遗产,特别是当今回归自然声浪日高的形势下,用中草药替代化学合成物和抗生素类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前景”。试验证明,应用中草药不仅可以个体治病,而且可以群体防治,并且适应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添加剂无法解决的药物残留问题。这完全符合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的饲料添加剂标准,而且还具有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添加剂无可比拟的优点[1-2]。笔者就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性、主要成分、作用,发展前景,常见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及配制中草药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开发应用的思路做了概述。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概况
1.1 概念
中草药添加剂是指应用我国传统的中兽医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和中草药的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辣苦甘咸)及物间关系,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补气养血,滋阴生津,镇静安神等扶正被祛邪,调节阴阳平衡的中草药,辅以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而制成的纯天然饲料添加剂。
1.2 成分与分类
每一种中草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成分都有防治疾病的效用。根据经验,通常将中草药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大类。其中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挥发油、鞣质、黄酮等;无效成分包括树脂、油脂、糖类、蛋白质、色素等。根据作用的差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大类[3],但这种分法也不是绝对的,多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同时具有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方面作用。
(1)营养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某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类添加剂用于补充饲料中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不足,平衡和完善畜禽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最终达到充分发挥畜禽生产潜力,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节省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构成营养性中草药添加剂的中草药主要有松针粉、泡桐叶和党参等。另外,还有常用的补益类药物,如何首乌、黄芪、山药、当归、淫羊藿、杜仲、五味子、芦巴子、甘草、白术等。此类药物可针对畜禽瘦弱体虚或久病初愈的生理特点补虚扶正和调节阴阳,以提高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
(2)非营养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此类中草药除了能够提供营养物质之外,主要提供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起到刺激畜禽生长,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正常平衡,保证动物健康等作用[4]。这类物质包括:①清热解毒药。主要有黄柏、马齿苋、黄芩、牡丹皮、茵陈、穿心莲、苦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青蒿、紫苏、柴胡等。此类药物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增强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②健脾理气药。常用的药物有山楂、神曲、麦芽、陈皮、青皮、枳实、枳壳、乌药等。此类药物具芳香气味,有消食健胃的功效。③杀虫药。常用的药物有贯众、常山、南瓜子、槟榔等。此类药物可以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虫,有促进生长的功效;④解毒药。常用的药物有白芷、菊花、桑叶、葛根、荆芥等;⑤安神药。常用的药物有酸枣仁、柏子仁、远志、松针、五味子等。此类药物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能催肥长膘、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另外,还有化痰止咳、祛风化湿、收敛止血等方面的中草药,不一一叙述。
1.3 中草药添加剂的用量、间隔时间与日程添加法
中草药添加剂一般占日粮的0.5%~2%,但单味药物作添加剂用量可以加大一些,如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松针粉的比例可以达到10%。但某些有毒中草药作为添加剂时,剂量宜小,特别是钩吻、细辛之类的剧毒药还应进行安全性试验;中草药具有吸收慢、排泄慢、效果持久的特点,因此在使用的时间间隔上,可以采取先勤后疏的方法,如开始可每天喂1次,以后过渡到隔日或3日一次,这样既不影响效果,又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和生产需要,大体可以分为长程添加法、中程添加法和短程添加法三种。长程添加法,持续时间一般在1月~4月以上;中程添加法,持续时间一般在1月~4月;短程添加法,持续时间在2 d~30 d,有的甚至在1 d之内。每种日程内,又可采用间接式添加法,如三二式添加法(添3 d,停2 d),五三式添加法(添5 d,停3 d)和七四式添加法(添7 d,停4 d)等。
2 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及优势
2.1 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
中草药含抗(抑)菌成分,生物碱、多糖、挥发油、鞣质、有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同时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生长调节因子和色素,因而能够通过抗菌物质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5-6]。多糖是免疫活性的主要物质,具有促进胸腺反应,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中草药中的有机酸能调节胃肠内的pH,防止有害细菌的繁殖和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动物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促进了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中草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1)抗应激、抗菌、抗病毒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中草药有清暑祛热、健脾化湿的作用。能提高高温季节蛋鸡的热适应能力,能缓解热环境对生长猪的影响。中草药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刺激淋巴组织生长。
(2)促进畜禽生长和繁殖,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的作用。中草药含有的营养物质可以弥补饲料中一些营养成分的不足。中草药中含有的酶类和香味物质,增加采食量,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如将松针按2%~5%添加入猪和鸡的饲料中,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受精、产蛋率、孵化率和产仔率;研究表明,淫羊藿等中草药有促性腺发育作用,可使雌性动物子宫变大、卵巢增重、卵细胞增多;使雄性动物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射精量提高。
(3)改善畜禽产品质量的作用。日本学者今村昭寿在饲料中添加大蒜、辣椒饲喂肉用仔鸡,仔鸡食欲提高、抗病力增强、肉质有明显的改善。据田允波1997年报道,松针粉能提高鸡肉品质,使鸡肉鲜嫩可口。另有试验表明,在蛋鸡饲中添加2%~5%的海藻粉,可使鸡蛋中含碘量提高,同时还能加深蛋黄的颜色[7];喂肉鸡,则使鸡肉香味更浓,而且肉质鲜嫩可口。
(4)促进泌乳,改善乳品质的作用。在奶牛日量中添加10%的杏仁油渣,产奶量提高了10.2%,乳脂率提高了3.6%。刘深延等在1997年用党参、当归、黄芪、川芋、王不留行、苍术、通草、益母草、冬葵子等9种中草药组成饲料添加剂,并以1%的剂量饲味乳牛,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前的产奶量,改善乳汁成分,提高乳脂率。在泌乳羊饲料中添加柑橘渣,可以提高产乳量和乳脂率。
2.2 中草药的作用优势
与饲用抗生素相比,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中草药的自然性和多功能性。中草药是取于自然并保持了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是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筛选流传下来的药用植物、矿物质及其副产品的精华物质,是化学合成物所无法取代的,并且某一种单一的化学成分很难与中草药相提并论,中草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能全面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8-9]。中草药结构化学成分复杂,成分多样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备多功能性的内在因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遵循中兽医学理论,在配方、炮制和使用时运用其整体理念及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等辨证原理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备多功能性的外在因素[10]。
(2)复方优势。中草药的组方不是一些药物的简单堆积,而是在中兽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能,有目的的将药物配伍起来使用[11-12]。中草药的组方原则可概括为主药、辅药、佐药、使药。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是单味药,也可以是多味药组成的复方,由于所含成分复杂多样性,每味药本身就是一个小复方,再加上复方中药,作用各异,构成了中草药添加剂作用功能的多样性。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有其自身特点,既要根据动物的不同种类、生理特点、生产性能的差异,在配方及用药上不同,又要根据设计配方时的目的不同,来按一定的原则选用中草药进行组配。从中兽医基础理论着手,根据饲养实际进行辨证分析,复方配制。
(3)毒副作用小和无抗药性。目前,饲料工业上使用的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物饲料添加剂均能在动物体内残留蓄积,引起毒副作用和药物性疾病并影响人体健康。另外,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物饲料添加剂均能引起病原菌及寄生虫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成分复杂,具有互相间的协同作用,毒副作用小和无抗药性。
3 中草药添加剂配方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3.1 配方要求
中草药添加剂配方应考虑如下因素:①市场需要,市场上急需的是能完全或部分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使得食用动物产品更安全的添加剂;②效果确定,发挥中草药的整体多效性,研制具有提高质量、减少应激、增强免疫功能的饲料添加剂;③体现特色,不仅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草药特色,而且也要体现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的自身特色;④添加量小,低于0.5%为宜,以防药源、运输、成本、适口性等诸多问题发生。可对中草药进行适当的浓缩或提取。尽量在配方中选用总提取物、有效部位等;⑤选择药源广、毒副作用小、稳定性好、便于质量控制、环保型中草药。
3.2 配伍时应注意的的问题
(1)目标明确。中草药添加剂的配制过程中,首先要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药效集中、具有针对性,防止药味过多而造成药效抵消或浪费药材,达不到目的。
(2)配伍禁忌。传统中草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如鸟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硫磺畏朴硝、丁香畏郁金、巴豆畏牵牛、川乌、草乌畏犀角等等,因此配制中忌用反畏,另外要注意选择挥发性小、异味少的中草药,以免影响适口性或残留在肉、奶、蛋等畜产品中[13]。
4 目前市场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4.1 配方设计不科学
大多数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在制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时,一是借助中药资料记载优选;二是根据中草药的用途、功能进行组方[14],在通过饲养试验,检验其效果后优选。一个组方虽然效果显著,但发挥作用的是哪些主要化学成分还不清楚,药物在动物机体内的变化、作用结果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即使是较好的组方也没有系统的科学试验验证[15]。
4.2 产品粗糙
大部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均是将原料药进行粉碎、搅拌后直接添加于饲料中。部分厂家仅停留在初制品的生产水平上,一般添加量都在1%以上,有的高达10%,不仅产品运输、保存不方便,而且易改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加之中草药大都有辛、苦、酸、甘等味,添加量过大会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使推广难度加大[16]。
4.3 缺乏微量化产品
要适应现代化饲料生产工艺要求,就必须针对单方或复方,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离、提取或精制,获得其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后,制成预混粉剂、备溶粉剂、颗粒剂、口服液、包衣微囊剂等剂型。
4.4 缺乏系统化产品
应根据中草药的特性,生产不同作用方向的添加剂,打破目前一组方剂多种用途的局面。如促产蛋剂、促生长剂、促产品质量改善剂、蛋黄色泽增强剂、猪肉瘦肉率提高剂、畜产品风味剂、免疫功能促进剂等系列化产品,以适应饲养业发展要求[17-18]。
5 开发应用中草药添加剂的思路和方向
5.1 合理开发,优化配方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做到合理、有度,不与医争药,不能造成药源紧张,这就要求做到药材的优化利用和科学组方[19]。根据动物对象、饲养目的、使用范围大小来选择药物与优化配组,使其达到原料(来源广泛)、效果(生产效益高)、价格(低廉)、市场(有利润)四者的有机统一。另外,要注意拓宽药源,多开发野生的、可种植的、或非入药的部分的枝叶,如松针、青蒿、艾叶、桐叶、桉叶、桂树叶等作为加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原料。
5.2 开发高效、精专的中草药方剂
用于配置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种类虽然繁多,但一般配方的差别却不是很大,其功效也是错综复杂,很少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缺乏精专型的方剂。今后应根据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针对不同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开发和生产精专型的特异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这样既可以满足动物的需要,发挥其生产潜力,又可以节省中草药原料。
5.3 加强研究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长期使用是否有毒副作用,在饲料中是否与其它的营养成分有协同或颉颃效应,是否对正常的兽医免疫和防治程序有干扰等。另外对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尚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这有助于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5.4 统一认识,加强质量管理
目前,对饲料药物添加剂的药物国内外尚无明确的规定,我国目前是按照农业部《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饲料添加剂进行统一管理,该细则规定:“凡是含有药物(包括中草药)的饲料添加剂,均按兽药进行管理。饲料药物添加剂必须按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及标准的规定进行生产、经营和使用。”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和出产过程中,仍然必须以该细则为依据,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效果[20]。
6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前景
随着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消费者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也越来越关注绿色食品市场。各国政府为了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控制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我国自2001年饲料安全工程启动以来,在各地设立的饲料质量检测体系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有机砷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开发和利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解决了抗生素及其替代品不能解决的药物残留问题,而且能显著提高我国农牧业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21-22],使我国畜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所以,开发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有中药能调节人体内“阴阳”二气平衡以及“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观点,中国人历来就有用中药进补的习惯,药膳现在已成为许多高级宾馆饭店的特色。因此,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所生产的畜禽产品作为“绿色保健食品”而倍受消费者欢迎。说明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保健思想,这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发展的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因素[23]。
综上所述,随着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能预防动物疾病、提高畜禽产品产量、改善畜禽产品质量而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绿色产品的开发,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4]。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速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饲料添加剂品牌,同时也促进我国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5]。
( 刘 英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