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务部门应抓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加强疫病防控,凭借丹凤特殊的山高水清、污染少的地理环境,引导养殖场户走“人有我优”的生态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生产路子,紧跟国内外大众消费意识,主动争取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根据市场调整养殖结构。
2、养殖场户应强化内部管理,尽快制定、完善长远生产规划,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尤其是经营者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
3、畜牧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畜禽生产销售信息发布平台,组建专家队伍,搜集、分析市场发展运行趋势,确保养殖场户能及时掌握仔猪、毛猪、畜产品及饲料的市场行情,根据市场变化安排生产,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4、做到适时出栏。育肥猪体重超过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而不足90公斤屠宰的生猪,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因此必须倡导养殖户坚持标准化生产,做到生猪销售适时出栏,既不压栏出售,也不提前出售。以尽量减少饲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总之,生猪出栏必须做到适时出栏,个体品种、体重基本一致,良种不良养、个体过大过小,生产效益都不高。
5、及时添槽补栏。随着酷暑逐渐远离,天气转凉,生猪疫病将会减少,应注意添槽补栏,紧抓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带来的消费机遇,确保年底生猪消费旺季有所收益。
6、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投资与补贴力度,加快生猪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引进与建设,协调金融部门放宽对养殖企业(场户)的贷款资金发放门槛,协助养殖户渡过建场、扩张养殖规模、引种等缺资金、无资金的难关。
7、加大生猪良种、能繁母猪保险、畜禽养殖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加强动物养殖防疫条件审核,狠抓畜禽畜禽粪便、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引导规模场户顺应市场要求,按照群众需求安排生产,确保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畜牧生产与群众宜居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