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78年在荷兰首次报道鸡腺肌胃炎疫情以后,世界各地均有此病发生;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危害,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家禽腺胃炎发病还主要局限在辽宁地区,但近年来,在北方地区高温高湿季节里,该病从时间和区域跨度都呈蔓延之势,众多的养殖者深受其害。
不少兽医专家和学者对禽腺胃炎进行过多次的采样、分离、诊断等研究工作,得出的结论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鸡腺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它发病率很高,最早出现在2日龄,发病越早、损失越大。发病率、死亡率可达到30%以上,最长的病程可达35天,其主要外观症状为: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 鸡腺肌胃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全国各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在16周的种鸡也时有报道。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蛋雏鸡、肉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某些地区腺胃炎又称为腺胃型传支,该病广泛发生于东北、华北、华南各省。
一、发病因素
1.是种鸡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因子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鸡雏所致
2.是孵化因素,高温高湿季节,胚胎在孵化器和出雏器内热应激,导致鸡雏胃出血,胃黏膜损伤。
3.是饲料霉菌毒素所致,雏鸡对霉菌毒素敏感,高温高湿季节饲料原料和成品料保存运输过程中很难控制住霉菌的滋生,超过标准量的霉菌毒素伴随而生。尽管添加了霉菌毒素吸附剂,但腺胃炎的两个重要杀手——赭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却往往是漏网之鱼。生产者即使添加进口霉菌毒素吸附剂时,也往往忽视还有致命杀手存在。
二、临床病状及剖检变化
1.直升飞机羽(或叫螺旋桨状羽毛):即翅膀翼羽基部不完全断裂,断裂羽毛与体躯垂直,象飞机螺旋状。病鸡食欲减退生长停滞,羽毛粗糙缺乏光泽蓬乱,体重仅为健康鸡的1/10--1/20。病鸡初 期表现精神沉郁,畏寒,呆立,缩头垂尾,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后期可拖很长时间,最后由于采不到食,病鸡极度消瘦、苍白,逐渐衰弱而死。
2.神经症状:多发生于发育较好的鸡群。病初表现脚软,蹲地啄食,而后两脚瘫痪完全不能站立。病鸡侧卧两脚颤抖朝向一侧或前后(左右)叉开,头须向后卷曲或一侧卷曲,并出现作后翻滚动作。体温不高,常在1 ~2天内死亡。
3.腹泻:病鸡排黄白色稀粪,喂变质鱼粉的病鸡还发现体温升高至43~44℃. 由于饲料转化率低,消化不良,粪便中可见到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4.水肿:气温较高季节或饲养较良好的鸡群发病常可见水肿症状,在头部、下颌部、翅膀的臂部、下腹部等部位出现蓝紫色水肿。
5.皮肤苍白:病鸡冠、嘴、脚显得苍白。
6.鸡群鸡只大小参差不齐:部分病鸡逐渐康复,但体形瘦小,不能恢复生长,因此鸡群鸡只大小参差不齐。
剖检可见病鸡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
三、防制方案
主要以燥湿健脾、理气开胃、抑酸、排毒、消炎、修复溃疡等这些方面以达到提高免疫力进而恢复采食量的目的。
使用胃康灵添加于25~50千克饲料中,每天一次,连用3~5天。用药前需用开水浸闷15~20分钟,加适量常水集中拌料,拌料一定要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