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高温暴雨交替天 慎防水产养殖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1

高温、暴雨交替天气,极易引发水产养殖病害。省海洋与渔业厅近日发布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提醒广大水产养殖户采取防控措施,预防病害蔓延,避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称,高温使生物体代谢旺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增多;降雨导致养殖水体PH值降低,使生物体的抗应激和抗病力下降,极易使生物体发生细菌病。

专家分析称,7月份有可能发生以下水产养殖病害:罗非鱼发生疾病主要为链球菌病、爱德华氏菌病;南美白对虾可能时有发生红腿病和白体、红体等耗底症;石斑鱼可能发生流行性溃疡病和链球菌病;藻类可能出现腐烂病。

专家建议,广大养殖户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是加强水质管理。池塘养殖要保持水体透明度大于25厘米,水体透明度如低于25厘米,应及时换水、每次换水10%-20%,换水后使用二氧化氯、碘制剂等药品严格消毒。经常监测养殖水质理化因子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每20天消一次毒,多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平时注意增氧,确保养殖水体有充足的溶解氧。

二是科学投喂,保证饵料新鲜无害,定期消毒投料台。降低投饵量,避免高温季节生物体摄食过饱。每10天左右拌料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增强养殖动物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

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1次以上,注意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及时发现容易发病的各种不良环境,尽早采取防范措施。

四是加强疾病监测,日常巡查时应注意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对离群独游、游泳失衡、摄食不正常、体色反常或病灶等情况及时处理。发现死鱼要及时处理,防止病害扩散蔓延,避免死亡动植物腐烂对水环境造成压力,而且应及时采集病样送到所在地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中心)实验室检测,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建议进行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