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颗粒比玉米颗粒小,便于鸡的采食,符合鸡的采食习惯,若用全粒小麦替代玉米粉作肉仔鸡的能量饲料,还有减少运输,降低加工成本,便于储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北欧有些国家在生长肉鸡饲料中加入了高达40%的全粒小麦,全粒小麦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也成为美国、加拿大的研究课题,并且还设计制造了使全粒小麦与颗粒饲料或粉料均匀混合的机械设备。研究结果表明,肉鸡生长期的最后40天,小麦的最大饲喂量应为30%—35%,饲料中加入全粒小麦的配比为肉鸡在14日龄时,开始饲喂2%小麦;20日龄时,饲喂量增加到20%;23—28日龄期间,饲喂小麦32%;从29日龄起直至长成屠宰,饲喂35%的小麦。在这一饲喂方法中,肉鸡饲料中平均约占15%—20%是从全粒小麦的形式直接饲喂给肉鸡的。一般情况下,小麦存于单独料仓中,与肉鸡颗粒料进行简单混合后,再输送到饲喂系统饲喂。
据报道,饲喂加入小麦的混合饲料,可导致平均2—3%的饲料转换损失,并且使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另据报道,饲喂全粒小麦的肉鸡比直接饲喂配合饲料的肉鸡的死亡率略高。但饲喂全料小麦对鸡舍中垫草条件有改善作用,饲喂小麦导致肉鸡饮水减少,因为它们不需要饮用太多的水来帮助摄食过量蛋白质的排泄。肉鸡饮水量的减少使得采食时撒落的饲料较为干燥,并且保持鸡舍中的垫草相对干燥。从而使屠宰后肉鸡胸脯很少起小泡,并且没有草垫标记,因此提高了屠宰肉鸡的质量等级。
肉鸡饲料中是否添加全粒小麦,在经济上取决于小麦与所用配合饲料的相对价格。一般认为,如果每吨小麦的价格比配合饲料价格低20%时,则应用掺有全粒小麦的饲料饲喂肉鸡在经济上肯定合算。这两种饲料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临界价格差别为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