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大肠杆菌病的常规药物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02  来源:贵州畜牧兽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66
  药物预防
  常规药物预防
  1.垂直感染大肠杆菌病的净化与防治。大肠杆菌的垂直感染有三种情况:   一是种鸡发生大肠杆菌病时产出的种蛋内外带菌,常导致鸡胚孵化后期死亡和鸡苗出壳后发生大肠杆菌病。二是健康种鸡产出的种蛋在产蛋箱内滞留时间过长,粪便污染种蛋和种蛋冷却过程中将病原菌吸入壳膜内。三是种蛋未及时消毒或在孵化过程中的卫生消毒不严造成病原菌的污染。鸡苗刚出壳后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效果较好,一般连用4~5天。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氨基甙类抗生素颈部皮下注射,也可大大降低早期大肠杆菌垂直感染引起的死亡率。
  2.日常管理中的药物预防。目前,预防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多而乱,选药时应注意避免滥用、重复用、超量用、超次数用药等,日常管理中的药物预防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易发日龄、当地流行状况适时预防并选择敏感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安普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或选择以前没有用过的药物和新药,交替使用或轮换使用。
  菌苗预防      目前,应用于大肠杆菌病免疫的菌苗主要有三种,即活菌苗、灭活油乳剂菌苗、亚单位灭活菌苗。灭活油乳剂菌苗是由分离菌株(饲养场)做成自家灭活菌苗,或选用本场株结合当地流行的血清型的菌株,做成的多价灭活苗。商品肉仔鸡可在20日龄免疫,蛋鸡可在开产前免疫2次,首免50~60日龄,二免100~110日龄,可保证整个产蛋期该病发生率降低,大大降低治疗用药费用。   
  中草药      按中兽医辨证理论,鸡的大肠杆菌病为湿热壅塞肠道而引起的里热症,宜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选用中药,如三黄汤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有较好疗效。
  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亦称益生素,是通过扶植正常微生物菌群,提高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比例,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调整生理平衡,发挥生物拮抗作用,从而达到降低畜禽的发病率、防病治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的目的。目前,用于益生菌制剂的菌种主要为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
  添加寡聚糖         寡甘露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肉毒梭菌等有抑制作用,而对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的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在鸡饲料中添加麦芽寡糖,能明显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的消化率,可使乳酸杆菌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数量减少,极大地促进机体健康。
  有机酸      饲料中使用有机酸可以提高胃肠液的酸性,促进乳酸菌等耐酸菌的大量繁殖,使之在保持优势菌地位,大肠杆菌等外来菌则不能适应酸性环境,并受到乳酸菌等的“排挤”,不能定植存活。
  治疗措施
  药物选择      鸡群发生大肠杆菌病时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选择高敏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但是,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太多,我国不同地方其主要血清型也不同,并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治疗。
  辅助治疗      鸡发生大肠杆菌病时肠道黏膜损伤严重,很易引起肠道的黏膜出血、坏死、溃疡、脱落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重视肠黏膜的修复和补充营养。“肠道卫士”对肠道黏膜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可作为鸡大肠杆菌病辅助治疗的首选药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