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猪病防治还要关注营养搭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1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6

“不要猪群一发病就认定是病毒或细菌造成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张桂红提醒养殖户,猪群发病,除了病原方面的原因外,更多的则需要从营养或是管理的角度去分析,疫病只是养殖环节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现在大家只关注猪吃不吃,而不关心猪吃得好不好。”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实验室主任樊福好博士亦表示,近年来养殖户有些本末倒置了,只关心疾病而缺乏考虑营养需求。

“养猪企业一直把疫病控制看成是兽医的事情,过分依赖疫苗和药物。”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刘德武教授认为,疫苗免疫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对所有的疫病都有效。在目前复杂的养殖环境中,药物不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他认为,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是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关键因素。

“我们发现,在发病的猪群中,不少猪的中毒指数很高。”樊福好举例,曾经有猪场反映母猪流产比较严重,起初怀疑是蓝耳病,但在紧急接种蓝耳疫苗后,流产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经过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后,排除了蓝耳病毒以及伪狂犬病毒,而猪瘟抗体水平也在保护范围内。最后在做健康指数排查时,发现猪的中毒指数很高,养殖场更换饲料后,猪群的流产情况才得以控制。

的确,养殖户往往只关注临床病症,而忘记猪群机体本身的原始营养需求。比如,在机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氨基酸或维生素时,疾病就很容易入侵,母猪则是容易被侵袭的群体之一。

“母猪繁殖性能下降,有时往往不单只是疾病的原因。”泰高营养国际技术总监张若寒表示,VA,VE,叶酸,VC,精氨酸,缬氨酸,肉碱,β-胡萝卜素,甜菜碱都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微量元素。当缺乏VE时,母猪发情不明显或受精率低,胚胎发育异常,流产、死胎、弱胎,严重缺乏时能引起胎儿消溶。而缺乏缬氨酸则会导致母猪泌乳力降低,空怀期延长,免疫力下降。“而猪场往往认为饲料配方中已经考虑这些微量元素的搭配。但没考虑到的是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只够供给健康猪群,当猪群出现应激或是疾病复杂时,维生素的需求量将大大上升。”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张桂红表示,虽然这个观念早在很久以前就已提倡,但不少养殖户还是停留在治的层面。她认为,最好淘汰发病猪,而不是治疗,因为继续养发病猪,会加大疾病扩散的风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