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气囊炎红色预警 】 专家提醒:今冬疾病告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2  来源:实践  作者:李克  浏览次数:260
 

【前言】近期市场上疾病越发的严重,其病症首先是气囊浑浊,之后出现气管栓塞,到底是何因素引起?综合表现为“气囊炎、气管栓塞”症状!几乎所有的病因都归纳为大肠杆菌、支原体、低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疾病,到底是哪些病引起的呢?6nSk,yE\'hE
【声明】:本病的治疗借鉴了“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老年人的慢阻肺(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的治疗原理及方法,根据病情的发展不同而论;

全国鸡病“红色”预警
从8月中旬开始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相继出现严重疫情,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也陆续出现疾病告急,其中以山东、辽宁、安徽为代表的地区最为严重。严重的鸡群20日龄左右不得不全群淘汰,30日龄左右不得不提前屠宰,面对席卷而来的疾病威胁,养殖欲哭无泪;全国各个地区的疾病症状大同小异,特别是15日龄至出栏阶段比较常见,尤其是在秋末冬初至来年春天这个时间,更为常见。在东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发生率极高。起初鸡群出现喷嚏、咳簌等呼吸道症状,逐渐发展为气囊炎,最后出现气管堵塞现象,这是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发展到气管堵塞阶段的鸡只已经是回天乏术了,此时用药也只能防控其它鸡只的疾病发展,降低死亡率早在《黄内内经》中明确指出—“病非机体素有之物,能得易能除;然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说明任何疾病只要找到发病原因都能治疗,(但病入膏肓除外)。严重的气囊炎会造成肾脏衰竭、心脏衰竭、血液循环系统衰竭---疾病进入代偿期阶段,出现纤维性渗出物,继而导致气管堵塞和黄色“三炎”症状的出现,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病入膏肓的症状,要想预防疾病继续恶化就必须在出现气囊炎之前或轻微气囊炎时进行治疗。气囊炎是所有养殖户闻风丧胆的一个名词,我们想要更好的治疗气囊炎,首先必须了解气囊的生理功能和发病机理。
疾病抬头  气囊先告急取决其生理功能
气囊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1、气囊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空气贮藏器官参与肺的呼吸作用。当吸气时,新鲜空气进入呼吸毛细管和后气囊,交换后的空气则由呼吸毛细管进入前气囊。当呼气时,前气囊里的空气经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而后气囊里的新鲜空气则送入肺的呼吸毛细管。如果外部空气含有病原微生物,虽然最先通过气管但是损伤最严重的是腹气囊(包括冷空气),因此气囊是最易被感染的器官。无论鸡是在吸气或呼气,肺脏均进行气体交换。禽的新陈代谢相对其他动物比较旺盛,所以在气囊出现黄色的明显症状之前肺脏必定会出现功能上的变化,故预想制止气囊炎的发生必须要考虑肺脏的变化。
2、气囊的存在可减少肌肉间及内脏间的摩擦、减轻体重、平衡体位、加强发音气流、发散热量调节体温,所以体温升高时不一定必须使用解表退烧的药品。当气囊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时,体温便会持续的升高,此时治疗应使用清热解毒泻火的药物,用来恢复和加强气囊的功能。l
发生气囊炎起于何因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气囊炎只是一个症状,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现在,有不少兽医,在临床诊断时往往把发生气囊炎后的病简单地以气囊炎命名之,这一是说明我们对气囊炎本质问题的认识上有欠缺,二是对养殖户有搪塞的嫌疑。必须明白,气囊炎只是由于一些因素导致气囊发炎的一种表现,很多原因能引起气囊炎。
气囊炎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病症,也可以称为多种疾病的综合症。什么是综合症?什么是合并症?什么是混合感染?这三个名词是所有养殖户和技术人员经常提到的三个名词,这三个病状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也就是人们弄不明白、说不清楚、诊断不出时,便会扣上这三顶“帽子”,扣上这三顶“帽子”是为了方便解答养殖户对病症的心理需求--刨根问底。近期市场上疾病越发的严重,其病症首先是气囊浑浊,之后出现气管栓塞,到底是何因素引起?几乎所有的病因都归纳为大肠杆菌、支原体、低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疾病,到底是哪些病引起的呢?
众所周知,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为什么饲养环境较好的标准化鸡舍反而越发的严重,这值得我们深思。单纯的细菌性疾病,可每隔半个月使用一次抗生素进行预防,而现在是每周养殖户都在用,但效果却不理想,这说明鸡群感染的不是大肠杆菌病,或者是其他疾病继发感染所致,大肠杆菌不是主要的治病因素。
毫无疑问,支原体是广泛存在的,2010年国家和各个企业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鸡进行MS、MG的检测,其结果是支原体普遍存在(包括种鸡在内)。这是由于支原体是常在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之一,只要鸡只感染过支原体,便会终生携带。支原体携带者在条件不成熟时不表现症状,但可传染给下一代,下一代在各种应激作用下普遍感染。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体外生存能力比较脆弱,但在37℃的蛋黄内能存活18周以上,因此可垂直传播。支原体具有两套遗传物质DNA和RNA,体内繁殖快,生命力强。饲养时间越长感染能力越强,出现气囊炎临床症状的可能性越大。可是虽然现在各地疫情较严重,但是还是有一部饲养管理做的好的养殖户,出栏成绩很不错,这说明支原体不是导致这次疾病广泛发生的元凶,真正的元凶是由于鸡群受到冷应激导致的感冒。现在大家的普遍观点是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的存在,这种说法恰恰符合了疾病的发病因素,所有发病的鸡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鸡群受到冷应激。      
气囊鸡体特殊的生理结构,它与外界相通,并分布在机体内脏器官的周围,气囊的存在成为鸡体发生呼吸道病的导火索,冷应激和鸡舍内污秽的空气降低了呼吸道纤毛的摆动频率和黏膜的完整性,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侵入机体,在气囊等处定居。当机体体质好、抗病能力强时,不会造成危害,但在天气变化、免疫、转群等应激的刺激下,或者有其他疫病存在时,鸡体的抵抗力下降,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便会大量繁殖,又由于鸡的胸腹腔之间没有膈肌,决定了鸡体很容易造成全身性感染。前期的感冒降低了机体的抵抗能力,继而引发支原体感染,细菌性疾病感染(此外还有传支和新城疫等疾病的感染)---流感合并症。
流感合并症初期表现咳嗽、甩鼻,鸡群中部分鸡出现肿头肿脸现象,鸡群采食量基本正常,粪便无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气囊开始浑浊,相继出现黄色气囊,肺部严重感染;当疾病发展到代偿期时,粘液腺分泌旺盛,导致痰液变稠,病原体在痰液中大量繁殖,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整个呼吸道出现炎症。当鸡体发生气管栓塞时表现精神沉郁、闭眼缩颈、采食量下降、呼噜、怪叫、伸颈喘鸣,气管中甩不出的粘液附着在喉头和气管中,最终因窒息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如何正确对待今冬疾病告急
疾病的最初病变起于气囊,首先了解一下气囊的组织结构。气囊壁很薄,内衬单层扁平上皮,而仅在气囊开口处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上皮下方为纤维结缔组织,其中含有大量弹性纤维网,血管分布很少。如果单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不能够清除寄生在气囊内的病原微生物,因为毛细小血管内的血药浓度不足以清除病原微生物,所有防控疾病的发展需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治疗的实质是异体同源、同源同病、同病则同治。对于此类疾病,临床诊断可依据《温病学》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并参考《六经辨证理论》分析病理发展,另一方面可按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分析得到既定的证候类型。一般来说,病毒性疾病感染的初期多表现邪袭肺卫,继而多见肺热亢盛,同时可出现肺失宣肃,甚至肺气郁闭,严重者表现为化源欲绝,疾病后期可出现肺之气阴耗伤或痰瘀阻滞肺络。此外,在病变过程中往往兼夹湿、滞、痰、结、瘀等有形之邪,治疗常常配合化湿、导滞、祛痰、攻结、化瘀等方法,故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我个人在临床使用组方中效果相对明显的一些个人分享仅供参考:

声明:本病的治疗借鉴了“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老年人的慢阻肺(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的治疗原理及方法,根据病情的发展不同而论;

www.hkjzyy.cn
1、当鸡受到冷应激但未表现症状时
观林霉素+金方黄连浸膏+生姜水(0.25g/kg体重)+红糖水(6小时饮水量的1.5%)

2、当鸡受到冷应激出现咳簌、个别鸡只出现轻微气囊浑浊时
菌康120+金方黄连浸膏+生姜水+红糖水
肠道不佳时用新强美饮水;

www.hkjzyy.cn

3、当病情发展,死亡上升,病鸡出现轻微三炎症状时
咳簌严重时--诺达康+金方呼泰浸膏+速静
肠道病变时--诺达康+金方败独浸膏+速静
采食量下降时--用“肽能”或配合解表退烧类药品如中药柴胡制剂或西药扑热息痛
4、当病情发展,出现严重的气囊炎伴随气管堵塞时
首先   用“速静”大剂量饮水或配合人用药“沐舒坦、鲜竹沥水”饮用!

www.hkjzyy.cn

口服给药:
1)诺达康+金方呼泰

2)强力霉素+泰乐菌素   按2:3比例配制饮水

3)特别提示:低致病性禽流感合并症的治疗:诺达康+金方1+1饮水

以上为临床中对于不同的症状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的组方,但是一定要确保具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药品发挥最佳疗效,最好保证鸡舍温度比正常舍温提高2-3℃的基础上实施。在我们养禽行业中有句老话:七分养、三分治,养的又分为饲养和保养,鸡病以防为主,治疗为辅。在《格治余论》中说“与其就治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以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摄生”是指摄取外部营养来填充体内营养的不足,阐述的是预防保健思想,在不同地区疾病高发期,饲养管理与保健意识及其重要!主要防控还取决于温度管理和温差的控制。

 

 

华科金质(郑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www.hkjzyy.cn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