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主要见于肝脏,在肝表面散布许多灰白色坏死小点,故按其特征称“花肝”病,有的地方也称“白点病”。主要侵害7-40日龄的雏番鸭,发病多见于15-25日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为30%左右,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严重的死亡率可达95%以上。本病发病急传播快,病势发展迅速,一旦出现雏鸭死亡,1-2天内达到死亡高峰。因病原的归属尚在研究中,有报导称呼肠孤病毒病。
1、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患病雏番鸭精神沉郁、震颤、脚软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喘气和下痢。
(2)根据病理剖检:特征性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脏,稍肿大,色棕褐,肝表面散布许多栗米大小至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脾稍肿大,也可见类似肝脏的病变。肾苍白、有小点状出血。部分肺淤血、水肿。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细小圆形斑点。
2、防治
番鸭“花肝”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采用加强饲养管理和综合性防制措施。在有疫地区以本饲养场病番鸭分离病毒株研制成的灭活疫苗对本场番鸭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