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克美克--肉鸡生长障碍和腺胃炎的防控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1  来源:健达集团网  作者:健达兽药  浏览次数:333
 最近一段时期,山东、河南、江苏等肉鸡饲养发达地区,普遍流行一种以肉用仔鸡腺胃肿胀,拉稀、生长发育不良、鸡冠和胫部苍白、羽毛生长不良及腿软、运动障碍等多种临床症状的疫病。该病发病早,易反复,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因内脏多个器官衰竭而死亡。耐过鸡呈现严重的生长抑制,出现大量“僵鸡”,采食量低下,鸡群大小不均匀拉饲料便等,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肉用仔鸡最易发生,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鸡群中所发生的病症不一,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特征性的症状:鸡群发育不均,发病鸡群日龄愈小愈严重。

    典型临床表现:整个鸡群生长不均匀,大小不一,1周龄以内表现较为明显。肉用仔鸡最早发生于37日龄,开始表现为精神倦怠,水样腹泻,粪便内含未消化的食物,病鸡腹部膨胀下垂。体重迅速下降,仅为正常鸡体重的1/3,个体矮小,生长明显受阻。一群鸡中一般有5%~20%的鸡受感染,这些鸡到4周龄时才有同栏鸡的一半那么大,甚至还小。至614日龄时,可见死亡率升高,病鸡过量饮水、下痢、排黄色至橙咖啡色带粘液的稀粪。羽毛发育异常,受感染的小鸡绒毛保持较长时间,主翼羽生长推迟,羽毛蓬松,干枯无光泽,容易断裂。3周龄以上病鸡骨骼变化较为明显,表现为站立无力,跛行。嘴、脚色苍白,色素消失,皮肤由黄变白,特别是腿部和爪,即形成所谓的“白爪”。多数病鸡可见腹部肿胀。发病后期,部分鸡可见头颈、肉髯水肿,出现呼吸道症状,且很容易发生继发感染。

  病理变化

1、  病死鸡矮小、消瘦。剖检时可见肠道肿胀、苍白,胃肠道充满未消化的食物。腺胃肿大且增厚,有炎性反应,甚至坏死。

2、  肌胃缩小且糜烂,心包发炎,心包液增多,可见局灶性心肌炎,肝脏苍白和炎症,胰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可见胰腺萎缩,腺管堵塞,苍白而坚实,尤其是在胰脏远侧1/3段表现更为明显。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变小。

3、  胫骨或肋骨变形,呈佝偻样变化,大腿骨骨质疏松,股骨坏死,易断裂。长骨变软,生长板变厚。

4、  对于腺胃受损的鸡群,由于腺胃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器官。当腺胃受损时,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胃酸分泌少,使肠道pH升高,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只有在酸性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才最大);二是容易导致大肠杆菌高发。原因是大肠杆菌在pH78时最容易繁殖。胃酸是肉鸡消化道内最主要的一个杀菌物,胃酸减少,杀菌能力降低。因此,发病鸡常表现为消化不良,拉饲料便。

  诊断

    由于本病的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确诊比较困难。在临床上,一般只能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理解剖变化来做出初步诊断,如发病年龄、腹泻、羽毛蓬乱、体形矮小、跛行以及腿骨的变化等。初步诊断为肉鸡生长障碍和腺胃炎综合症。

治疗措施

   1、在治疗方面没有特异性的药物,需采用综合性防疫措施。但据试验显示,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会有利于减少本病的发生并减少损失。

2、克美克(每瓶兑水400斤)饮水+维力健(自由饮用)连用3-5

回访:用药后2天,鸡群大部分精神和粪便正常

体会及建议

做好鸡舍卫生防疫,实行鸡群全进全出育雏舍育雏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垫料,并进行认真的清洁和消毒。通过污染场地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雏鸡舍的清洁消毒对杜绝本病的传播就显得相当重要。

治疗措施  一旦发生本病,无特效药可以根治。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3 抗病毒  只能通过专门的抗免疫抑制病毒的抗病毒中药,一般西药抗病毒对该病无效,且副作用极大。

微生态制剂调理  用微生态制剂修复受损的肠道,进而起到抵抗大肠杆菌、均衡肠道菌群的目的。

5 助消化,补充营养  患腺胃炎的鸡体质很差,因此需要补充容易吸收的微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吸收率高的微生素。

 

                                             河南健达兽药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