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蛋鸡的饲养是经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88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蛋鸡的饲养是经营。蛋鸡的养殖者都是以蛋鸡为载体,作为一个生意来经营,目的是通过饲喂蛋鸡饲料来产蛋赚钱,最简单的经营不过了。明确蛋鸡的饲养是经营,需要对市场风险预测和尽可能规避,这才是上策。下面讲道,在规避了市场风险的前提下饲养好蛋鸡才是最有价值的。

第一节 把住育雏关

雏育的好,你的养殖就成功了80%

1、进鸡的准备工作:(时间倒计时)

前15日以前:必须完成清除鸡舍粪便,彻底打扫屋顶、墙壁等。

前15~12日:完成冲洗(雏笼)、支架以及墙壁、屋顶,然后用消毒药消毒(建议用火碱)

前12日~8日:加大通风,使舍内干燥。

前6日:再彻底消毒,(建议碘类或酚类)利用消毒后的舍内湿润,封闭鸡舍,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或其他熏蒸药物)进行熏蒸消毒。(注意室内温度很关键)。

前4日:打开鸡舍通风,放净甲醛气味。

前3日:(夏天2日)舍内升温、试温、利用舍温用舍温用季胺盐类消毒药,进行雏前的最后一次消毒。(注意:季胺盐消毒的特点:温度越高,效果越佳,2℃以下几乎无效)

进雏的当天:舍内网架(雏笼),用具应是干燥的,其温度应达到理想的要求。

2.雏鸡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

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为初生重2倍,6周龄时为初生重的12—15倍,(肉用鸡可打40多倍),另外羽毛生长和换羽速度都很快,所以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而更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是:由于雏鸡代谢旺盛,单位体重的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所以在管理上必须满足雏鸡对新鲜空气的需要。这也正是为什么雏鸡阶段,易感染呼吸道病的原因所在。

(2)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变化。

幼雏体温较成年体温底2~3度,加之体表只有绒毛,没有羽毛,因此更加怕冷,

而对雏鸡的保温工作,更是雏鸡健康发育成败的一个关系因素。

(3)抗病能力差,易被感染。

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不健全,幼雏对外界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极易患病。在一月龄以前,曾经多次免疫,但自身产生的抗体还是难以抵抗外界强毒侵袭。

(4)消化功能差。

雏鸡的嗉囊的肌胃容量小,贮存食物有限,并且消化器官发育不键全消化酶的分泌能力弱,所以需配制质量好,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料,并且一一做到少喂勤添。

(5)雏鸡对环境变化和营养元素的不足和过量都很敏感,对一些药物和病源等有害物反应更为敏感,因此配制日粮,使用药物都应小心谨慎。

(6)雏鸡胆小,易受惊吓,自卫能力差。

雏鸡喜欢群居,稍有刺激就容易惊群,造成应激反映,因此要保持育雏的环境稳定,安静,严防生人入内,防止噪音,同时严防狗,猫,蛇,鼠等天敌入内。

(7)鸡易脱水

雏鸡机体75%以上的成分是水,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在呼吸时失去大量水分,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并注意环境的湿度。

3.育雏的条件

(1)温度

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同时对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温度过低影响卵黄吸收,降低抗病力,容易发生感冒、下痢,并且容易互相挤压造成大量伤亡;温度过高,也会使体质减弱、脱水、发育缓慢,引起啄癖或呼吸道疾病。

对于温度,在所有书刊上都是第一周多少度,每周降多少度,来写明而被沿用的。其也说还可以,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它是不严谨的,经实践证明,如教条的限定舍温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第一周的温度是用天来作单位的,而第一天的温度是用小时来衡量的。小雏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很难妥善的解决,所以雏鸡卸下车装入舍中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故而在一段时间内都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提高舍温能迅速缓解这一问题,使幼雏均匀活动、休息。3小时后给小雏鸡饮水,此时以后的室温应在37℃,2~3天舍温在35~36℃,4~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到降到21℃。

必须提起重视的是:因为温度计的摆放位置不同,而导致误差很大,所以雏鸡的分布状况才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分布均匀,运动自如;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鸣叫不休;温度高,雏鸡会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喝水。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