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肉鸡坏死性肠炎发生广泛流行。天气持续少雨干旱,使用劣质鱼粉等是本病的诱发原因。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以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
其发生特点是,大群中有10%~20%的鸡只发病,严重的消化不良,生长停滞,饲料报酬下降。本病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且一般的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产生疗效。给广大养鸡场(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同时带来了饲养管理上的麻烦。
病理变化: 肉眼变化主限于小肠,特别是空肠和回肠,部分盲肠也可见病变。肠壁脆弱、扩张充满气体,肠粘膜附着疏松或致密伪膜,伪膜外观呈黄色或绿色。肠壁浆膜层可见出血斑,有的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晕。粘膜出血深达肌层,时有弥漫性出血并发生严重坏死。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时,肠内容物柿黄色,混有碎的小血凝块,肠壁有大头针帽样出血点或坏死灶。
药物预防:“肠毒快克”或“肠毒梭菌清”+“球虫克星”
饮水
“禽痢康”拌料连用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