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生产的实质是在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量多质优的羊肉。根据绵羊屠宰年龄不同,通常将羊肉分为大羊肉和羔羊肉两种。大羊肉指周岁以上脱换过门齿以后的羊肉;羔羊肉指生后不满周岁,还是完全乳齿的羊肉,其生后4——6个月屠宰的羔羊。 随着冷藏技术的出现,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羊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我国即将加入WTO,经济将与国际接轨,目前又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牧区羊肉生产将也是一个重要项目之一。近几年,肉羊价格稳定,利润较高,羊肉市场前景广阔,加快羊肉生产是时代的要求。下面将羊肉生产的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肉羊品种要良种化 我国在短期内,应以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为基础,引进国外优秀肉羊品种,开展广泛的经济杂交,其关键点是筛选和确定适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最佳杂交组合,并逐步建立相应的杂交繁殖体系。从长远观点看,应培育专门化肉羊新品种(系)。
二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实际是控制哺乳期,缩短母羊羔期,间隔和控制繁殖周期,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多胎多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羔羊早期断奶何时为宜,目前在国外没有统一规定。但一般采用两种:第一,生后一周左右时断奶,然后用代乳品进行人工育羔;第二,生后45——50d时断奶,断奶后就可以完全饲喂植物性饲料或放牧。早期断奶,也必须让羔羊吃到初乳后再断奶,否则会影响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在英美法等国家养羊专家认为,羔羊生后1——2d必须吃到初乳,然后才开始人工育羔。如果因各种原因不能吃上初乳,可用以下初乳代乳品。牛奶180g,鲜鸡蛋一个,鲜油1汤匙,糖1汤匙组成。每天喂4次,每次喂170g。对羔羊吃母乳的时间不易过长,否则训练羔羊吃代乳品就困难,而不利于母羊干奶,也容易得乳房炎。再者,从母羊产后泌乳的情况看,产后第三周泌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9——12周后下降急剧。这时,母乳仅能满足其羔羊营养需要的5%——10%,自然哺乳时,羔羊在生后40——50日龄依靠母乳已远不能满足其需要,而且,这时母羊形成乳汁的饲料消耗也大增,很不合算。从羔羊生后采食情况来看,生后7周龄时,已能像成年羊一样有效地利用饲料,这时离开母羊进行断奶合适。美国全国通用的喂早期羔羊(生后一周)的代乳品配方,我们可以借鉴,其配方为:脂肪30%——32%,乳蛋白22%——24%,乳糖22%——25%,纤维素1%,矿物质5%——10%,维生素和抗生素5%。
三控制发情 这是现代化畜牧生产中的一项新的繁殖技术,改变过去随意性的自然繁殖状况,进入计划性。这是提高绵羊繁殖率的一种手段,尤其对肥羔专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意义。
四早期配种 传统的繁殖方法是:在母羊、1——1.5岁时进行配种,这样每年由于很多母羊不适时配种,造成巨大损失。实践证明,在条件优良,发育好的情况下,羔羊达到6——8个月龄即进行早期配种,使母羊的初配年龄提前数月或一年。这样,虽然由于妊娠和泌乳,可能使自身的生长发育暂时受阻,但如营养充足,到2——3岁时,这种损失会得到补偿,不仅不影响使用年限,而恰恰是延长使用年限的一种办法,从而提高了终身的繁殖率和缩短了世代的间隔。同时,较早期对幼年羊各种性状进行选择,也有利于改善母羊终生繁殖性能。对大羊肉和羔羊肉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经济价值。
五分娩控制——诱发分娩 诱发分娩是母羊在妊娠末期或分娩前数日内,即妊娠到140日龄以后,利用激素处理,诱发其提前分娩,将分散的产羔时间,调节为同期分娩。有计划地控制分娩日期与时间,有利于整批大规模地计划生产与周转,便于管理。当前对诱发分娩使用的药物为皮质类固醇——糖皮素(Dexamethasone)或雌二醇苯甲酸盐就能诱发母羊提前分娩,缩短妊娠期。具体作法为:傍晚给母羊注射16mg糖皮质素,12小时后即有70%的母羊产羔(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或在预产期前三天时用雌二醇苯甲酸盐,90%的母羊也能在48小时内产羔。
六育肥方法 凡安排育肥的羊,在断奶期间公母羊要驱虫,公羊还要去势。秋后再驱虫一次。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这些药按每公斤体重分别为4mg、35——75mg、2.5——3mg,口服。育肥方法分放牧,补饲和舍饲三种:一是放牧育肥。这是我国目前羊育肥的传统游荡方法。它是利用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和秋茬地放牧、抓膘的一种育肥方式。羊只来源,一是大羊,包括淘汰公母种羊,两年未孕的空怀母羊和有乳房炎的羊;二是羔羊,主要是断奶后非后备公羊和淘汰的后备母羊。如新疆常将早春产的细毛羊羔于3日龄断奶后即组群放牧,每日在自然草场放牧8小时以上,不补料于6月令屠宰,活重平均达35——78kg,屠宰率45.1%。 二是放牧加补料育肥。它指放牧与舍饲的一种育肥方式,即在放牧的基础上,同时补饲一些精饲料或进入枯草期后转入舍饲育肥,这种方式也可采取牧。农区结合的方式,前段在牧区后段到农区舍饲。育肥期一般在30——40d即可上市。育肥羊的来源:一是羔羊。通常指当年羔羊放牧育肥后,入冬前达不到屠宰体重的羊;二是大羊,指牧草生产季节较好时决定要淘汰的成年羊。实践证明,这种育肥方式要根据牧草生长状况和羊只采食情况,采取分批舍饲与上市的方式,效果较好。 三是舍饲育肥。这是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日粮,并以较短的育肥期和适当的投入获得羊肉的一种育期方式。育肥羊来源:一是羔羊,包括各个生长期的羔羊,是舍饲羊的主体。二是大羊,主要来自放牧育肥羊群,一般是认定能尽快达到上市体重的羊。舍饲育肥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秆秸、干草及农副产品。但其精料可占到日粮的45%——60%,其配方:整粒玉米83%,豆饼(花生饼)15%,石灰石粉1.4%,食盐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0.1%,若无豆饼、花生饼可用10%的鱼粉代替,同时将玉米的比例调到88%。
七适时屠宰 一般来说,较高的宰前体重能获得较大的胴体重和净肉率。但出现体增大,脂肪过厚,膻味增高,肉质粗韧的缺点。实际证明肉羊适时宰杀受遗传,环境和营养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我国的羊种特性,饲草饲料状况及消费习惯等选择中等膘情羔羊和淘汰母羊,经50d左右育肥体重达22——35kg屠宰就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