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如何提高种鹅受精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99

1、公鹅的选择 公鹅应选择体大毛纯,厚胸,颈、脚粗长,两眼有神,叫声宏亮,行动灵活,具有雄性特征的公鹅;手执公鹅的颈部提起离开地面时,公鹅两脚作游泳样猛烈划动,同时两翅频频拍打。对那些一天和十几只母鹅交配或每天仅与一只母鹅反复交配的公鹅应予淘汰。

2、母鹅的选择 母鹅应外貌清秀,前躯深宽,臀部宽而丰满,肥瘦适中,颈细长,眼睛有神,脚掌小,两脚距离宽,尾毛短且上翘,全身被毛细而密实。

3、公、母鹅比例要合理 公、母鹅搭配要根据产蛋季节而定。产蛋前公、母鹅比例应为1:6;产蛋期应为1:7—8;产蛋率明显下降后,公、母比例的搭配可调整为1:10。公鹅多了,不仅浪费饲料,还会互相争斗、争配,影响受精率。如果公鹅过少,也会影响受精效果。

4、种鹅应有计划地更新换代 公鹅利用期为2—3年,优秀的公鹅能用4年;母鹅一般利用3—4年,优秀的可利用5年。母鹅群的组成年龄应为:1年母鹅占30%,2年母鹅占25%,3年母鹅占20%,4年母鹅占15%,5年母鹅占10%。所以种鹅每年都应有计划地更新换代,以提高其受精率。

5、种鹅应有适当的水面运动场 一般每只种鹅应有1—1.5平方米的水面运动场,水的深度1米左右。若水面太宽,则鹅群较分散,配种机会减少;若水面太窄,鹅过于集中,会出现争配现象,这样都会影响受精率。最好是活水面,缓慢流动,无工业废水、废油的污染。鹅的交配多半是在水面上进行,早晚交配频繁,所以在早上出圈和晚上归宿前,要让鹅群有较长时间的水上运动,为鹅提供更多的交配机会。

6、选择好休息场地 中午休息时,应尽量让鹅群在靠近水边的树荫处活动,以创造更多的交配机会;晚上休息的场地应选择平坦的避风地面,每只种鹅应有0.4—0.5平方米的面积。如果面积过小,将影响种鹅的休息。

7、加强种鹅的饲养 产蛋前4周开始改用种鹅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16%,在整个繁殖期间每天每只种鹅喂给150—250克精料,并配以食盐和贝壳粉等。每天饲喂2—4次,同时供应足够的青饲料及饮水。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放牧,特别是第二年的种鹅应多放牧,以补充青饲料,在运动场上撒一些田螺壳、贝壳、砂砾,让其自由采食,满足种鹅的营养需要。 公鹅应早补精料,日粮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使其有充沛精力配种,以提高受精率。 除上述几条措施外,还需要搞好饲养管理和日常卫生保健工作,以增强种鹅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