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怎样防治鸭球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13

鸭球虫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寄生虫病,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菜氏温扬球虫引起,一般呈混合感染。

一、临床症状:雏鸭易感,尤以2~3周龄者发病率高,而育肥鸭(9周龄)感染率低,约为10%。

1.急性型:病鸭表现为精神萎顿、缩脖、不食、喜卧、渴欲增加、排暗红色或深红色血便。发病当日或第

二、第三日出现死亡。能耐过急性期的病鸭,于病后第四日逐渐恢复食欲。

2.慢性型:症状比较缓和,有的不显症状,而成为隐性带虫者。

二、预防:当雏鸭由网上转为地面饲养,或已在地面饲养达12日龄的雏鸭,可用下列药物中任何一种,按比例混于饲料中饲喂。

1、复方碘胺六甲氧嘧啶,为碘胺六甲氧嘧啶与甲氧苄氨嘧淀之混合物,前者与后者比例为5∶1。按200×10—6浓度混合于饲料中,连喂5天,停3天,再喂5天。

2、复方新诺明,按200×10—6浓度混合于饲料中,连喂5天,停3天,再喂5天。

3、杀球灵(氯嗪苯乙腈),按1×10—6混合于饲料中,连喂一周。  除用药预防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消除的粪便及换下的垫料要进行堆积发酵,以杀灭球虫卵囊。

三、治疗:对已感染球虫病的雏鸭,要抓紧进行治疗。首选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按400×10—6或用复方新诺明400×10—6浓度混合于饲料中,连喂7天,停3天,再喂5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