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菌净对多数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更强,不易产生抗药性且价格低廉,禽类对该药物较为敏感,尤其是雏鸡如果不按要求使用,随意加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则会引起急性和蓄积中毒,将会给广大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生于山东省费县薛庄镇的一起肉雏鸡痢菌净中毒病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
2006年5月,山东省费县薛庄镇养殖户吕某饲养AA肉鸡3000只,饲养至16日龄时,因鸡群个别鸡只出现精神不振,排黄、白稀粪等症状,吕某认为是肉鸡肠炎,遂用痢菌净50克拌料40千克进行饲喂,同时用氨苄青霉素,10克对100千克水饮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投药5天,当喂至第5天时,大群不但未见好转病情反而加重并陆续出现死亡,随即前来求诊,于是笔者随同有关人员前往诊治。
二、临床症状
大群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体温下降、采食和饮水减少,严重者食欲、饮欲废绝,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头部皮肤呈暗紫色,喙、爪发绀。部分鸡出现瘫痪,两翅下垂,逐渐发展成头颈部后仰、弯曲、角弓反张、严重者抽搐倒地死亡,死亡率5%左右。
三、剖检变化
病死鸡全身脱水,肌肉呈暗紫色。腺胃肿胀、糜烂、出血、有陈旧性坏死,腺胃肌胃交界处有陈旧性溃疡面,褐黑色。肠道黏膜弥漫性出血、充血,肠腔空虚,泄殖腔严重充血。肝脏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肾脏出血,心脏松弛,心内膜及心肌有散在出血点。其他脏器无明显眼观变化。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肉鸡痢菌净中毒。
四、治疗
立即停止饲喂拌有痢菌净的饲料,将已出现神经症状和瘫痪的病鸡排出予以淘汰。全群使用5%~8%葡萄糖和0.04%的维生素C饮水,连用7天。同时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B粉,连喂7天。为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在饲料中加0.25%的大蒜素,连用4天。
按如上方法治疗,3天后鸡群好转,死亡减轻;7天后仍有死亡,但大群康复。
五、讨论与小结
1.痢菌净口服和注射给药均易吸收,体内消除快,半衰期为2小时,体内破坏少,其中四分之三以原形随尿排出。本品对哺乳动物较为安全,但对禽类比较敏感,容易中毒,其中毒机理尚不清楚,有待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2.关于中毒原因,笔者根据基层病例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搅拌不匀导致中毒,特别是雏鸡更为明显;二是计算错误或称重不准确,使药物用量过大而导致中毒;三是重复或过量用药,由于当前兽药品种繁多,很多品种未标明实有成分,致使两种药物合用加大了痢菌净的用量,造成中毒;四是个别养殖户滥用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导致中毒,如该养殖户随意加大到常用量的25倍。
3.在临床上应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等病的鉴别诊断。新城疫外观常表现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整个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出血严重并伴有枣核状溃疡灶;而痢菌净中毒则无呼吸道症状且肠道出血、溃疡多为陈旧性的。传染性法氏囊炎剖检可见法氏囊显著肿大、出血,并伴有胸肌和腿肌刷状出血,而痢菌净中毒则没有该病变。
4.因痢菌净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鸡只一旦中毒,死亡率高,病程较长,损失很大,停药后仍然陆续死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痢菌净防治细菌性疾病时应慎重。
目前,由于痢菌净价格低廉,致使一些非正规药厂随意大量应用并隐含其成分,造成广大养殖户重复、过量用药,引起中毒。故广大用户应选用正规常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弄清含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