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08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7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河北省邯郸市某肉鸡养殖户于2004年9月引进3000只艾维因肉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用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冻干苗2头份滴鼻点眼,13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疫苗饮水,20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疫苗进行二免。在23日龄时,大群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嗜睡,个别鸡表现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少量的鸡口角流涎,伴有甩头动作,采食时鸡口中流出大量液体,病鸡排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便,泄殖腔周围羽毛污秽,沾满稀粪,且出现瘫痪病鸡,采食量减少,至28日龄共发病800只,死亡312只,发病率为26.7%,死亡率为10.4%。 
      二、病理变化 
      病死鸡口腔中蓄积黏液,嗉囊内充满酸臭的液体。气管黏膜充血,有黏液。气囊混浊,肝脏肿大、质脆,有的病鸡呈现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等典型的大肠杆菌症状,多数病鸡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腺胃乳头出血。肠管内充满气体,肠上皮脱落,黏膜呈条片状出血,肠内容物呈灰白色或黄色水样黏液,有的肠管与腹膜粘连在一起,小肠前段有枣核状出血灶,盲肠扁桃体出血,泄殖腔出血,肾脏瘀血、肿胀。 
      三、实验室检查 
      (一)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镜检与培养  无菌采取上述病死鸡肝、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两端钝圆、粗短的阴性中等大小杆菌。 
      细菌的分离培养  取病料分别接种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和伊红美蓝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中等大小、圆形、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带灰色的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上为边缘整齐、稍凸起、表面光滑湿润,直径为1.5~2毫米的粉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平板上为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将分离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细菌形态与用肝肺组织直接涂片的结果相同。 
      生化试验  将分离的纯培养物移植到生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见表1。 
      药敏试验  将分离的纯培养物对9种药物做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高敏、对新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等低敏或不敏感。    
      动物回归试验  取体重20克左右的小白鼠20只,用分离细菌的纯培养物对其中10只进行接种,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结果48小时后试验组小白鼠全部死亡,对照组正常,无菌取死亡小白鼠心、肝、脾病料,分别接种培养,结果从病料中均分离到与感染菌生物学特性相同的细菌。 
      (二)病毒的分离鉴定 
       抗体检测  取病鸡血清做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效价相差较大,最高为29,最低为23。 
      鸡胚接种  取病死鸡的肝、脾、脑等组织,按1:5的比例加灭菌生理盐水,匀浆,35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加双抗,在9~11日龄非免疫鸡胚的尿囊腔中按0.1毫升/只接种,24~48小时后,鸡胚全部死亡。 
       动物回归试验  取40日龄未免疫的雏鸡20只,用分离的病毒以含毒量为105ELD50的病毒按0.1毫升/只对其中10只进行攻毒,隔离饲养,另外10只隔离作为对照。结果试验组鸡群全部死亡,对照组鸡群正常,且发病症状和剖检变化都与新城疫病变一致,并从死亡鸡肺和气管中分离到新城疫病毒。 
       经临床诊断、剖检变化、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确诊为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四、治疗措施 
      1.全群用IV系苗5倍量紧急注射(每一个针头必须煮沸消毒)。 
      2.全群用菌帅(氟苯尼考,江山药业生产)饮水,连用3~5天。 
      3.每日用电解多维饮水一次,与药物交叉使用。 
      五、疗效观察 
      全群使用药物4天后,病情得到控制,6天后鸡群停止死亡,15天后检测HI抗体水平比较整齐,平均为29。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