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禽流感的诊断及综合防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06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7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禽类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按病毒毒株致病性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IEO)列为A类传染病。
  一、病原
       1.AIV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AIV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根据病毒外包囊膜上镶嵌的2种不同型的纤突蛋白血凝素(HA/H)和神经氨酸酶(NA/N),又可将A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血清亚型。目前已发现A型流感病毒有15种HA亚型(H1-H15)和9种NA亚型(N1-N9)。其中H5和H7均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今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的禽流感即H5N1亚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严重。典型的AIV粒子呈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某些毒株,特别是在初次分离时,常呈丝状且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微米。
       2.化学组成  流感病毒粒子大约由0.8%~1.1%的RNA,70%~75%蛋白质,20%~24%的脂质和5%~8%的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质位于病毒的膜内,大部分为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脂。
       3.基因组及编码蛋白  AI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共有8个独立的RNA片段,总长度为13600个核苷酸,各片段长度在890~2340个核苷酸范围内,l~6片段编码单个蛋白,分别为PB2、PB1、PA、HA、NP、NA,第7和第8个片段各编码2个蛋白,分别为M1、M2和NS1、NS2。通过对某些毒株8个节段的测序,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所有基因节段的5ˊ端前13个核苷酸均相同,3ˊ端也有12个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另外在每一节段靠近5ˊ端的15位-21位氨基酸处有一个保守区,其序列为PolyU。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是HA、NA、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1和M2)。
       4.抵抗力  AIV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对热较敏感。56℃加热30分钟,6O℃加热10分钟,65~70℃加热数分钟即可丧失活性。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一般消毒剂对该病毒均有作用,对碘蒸汽和碘溶液特别敏感。适宜生长的酸碱度为PH7.0~7.5。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禽流感患病和病毒携带动物,如鸡、鸭、鹅等家禽,野禽,候鸟等;禽尸和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经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二是经消化道感染;三是经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
       3.易感动物  有火鸡、鸡、鹌鹑、鸽子、鸭、鹅、麻雀、乌鸦、燕子、天鹅等,火鸡最敏感,鸡次之,鸭、鹅和鸽子多呈隐性感染。
  三、临床症状
  (一)禽类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1.高致病性禽流感  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主要临床特征为:腿部皮肤弥漫性出血和肿胀,呈鱼鳞状,头颈水肿,鸡冠和肉髯肿胀发绀,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不振,饮水增加;水样粪便,开始呈浅绿色,后期呈白色;结膜肿胀充血,有呼吸道症状,喷嚏,咳嗽,鼻眼有分泌物;口腔中粘液分泌物增多;共济失调、瘫痪,扭头等神经症状。产蛋下降或停止,产软壳蛋,畸形蛋。鸡和火鸡感染后症状明显,鸭和鹅感染后症状较轻或不明显。
       2.低致病性禽流感  潜伏期长,传播慢,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低或呈隐性感染。病鸡仅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食减少,产蛋下降5%~10%,褪色蛋和沙壳蛋多,畸形蛋和软壳蛋少。如不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疫情扩散、蔓延,并且病毒毒力还有变强的可能。
  四、诊断
  (一)鉴别诊断
       1.禽流感与鸡新城疫(ND):由于典型禽流感在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与新城疫十分相似,因此极易混淆。但新城疫患鸡一般不出现肿头,冠和肉髯不出现紫黑色出血斑,腿部鳞片没有出血,胰腺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坏死;皮下一般也没有胶冻样浸润等。
       2.禽流感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典型的禽流感出现的呼吸困难,以及喉头、气管处出现充血出血等方面与ILT相似,但ILT患鸡一般不出现肿,皮下不出现冻胶样浸润,冠和肉髯不出现紫黑色出血斑,腺胃乳头、肌胃出血等现象也少见,出现胰腺坏死的机率也较低。
       3.禽流感与肿头综合症(SHS):SHS与典型的禽流感在肿头和皮下胶冻样浸润上是相似的,但SHS一般没有类似于AI患鸡在冠和肉髯边缘出现紫黑色坏死斑点、后肢腿部鳞片下有紫黑色出血、腺胃肌胃出血、胰腺坏死等病理变化。
       4.禽流感与减蛋综合症(EDS-76):EDS-76除了产蛋率下降与禽流感相似外,一般也不出现肿头、冠和肉髯边缘出现紫黑色坏死斑点、后肢腿部鳞片下出现紫黑色出血、腺胃肌胃出血、胰腺坏死,以及出现纤维素性腹膜炎等病理变化。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
       1.病毒分离  最好用9~11日龄SPF鸡胚(也可以用敏感的鸡胚或细胞)。病料经过研磨后制成10%的悬液,3 000转/分离心,取上清液用抗菌药物处理或过滤除菌,然后以绒毛尿囊腔法接种于鸡胚,0.1毫升/只,接种后的鸡胚一般于24~72小时出现死亡,收获绒毛尿囊液,此尿囊液即含有分离的病毒。
       2.病毒鉴定  取上述无菌的胚液按1:10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然后静脉接种于8只4~8周龄敏感鸡(最好是SPF鸡),0.2毫升/只,若鸡接种后10天内出现死亡,而且其死亡数达到或超过6/8,则说明分离的AIV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 若分离的AIV的血清亚型为H5或H7,但致病性试验中,致死数低于6/8,尚需再一次的重复试验和验证。另外,若分离的AIV只能致死1/8~5/8只接种鸡,而且在没有胰蛋白酶存在的条件下,病毒能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作用,则必须先测定其HA相关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然后才确定AIV是否为HPAIV。
  (三)血清学诊断
       AI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见表1)。在诊断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表1禽流感血清学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
优/缺点
所用试剂
血凝(HA)及血凝
血凝素亚型
鉴定HA亚型,能直观反
血凝素抗原、
抑制(HI)试验
抗原及抗体
应抗体水平,简单易行
抗体
琼脂凝胶扩散
试验
A 型AIV 抗体
方法简单,敏感性低
抗原、
抗血清
间接ELISA
A 型AIV 抗体
敏感性高,特异
性强适合批量检测
ELISA试剂盒
免疫荧光试验
组织、细胞病毒
抗原
速度快,但易受操者
影响不易掌握
抗AIV荧光
抗体
免疫胶体金试纸
A 型AIV 抗原
适合于现场快速诊断
胶体金试纸条
免疫酶渗滤法
A 型AIV 抗原
速度较快,但步骤多
免疫酶试剂盒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先进的诊断方法,它为禽流感病毒快速、准确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检测要求选择应用(见表2)
表2禽流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
优/缺点
所用试剂
RT-PCR
病毒基因
速度较快,可以鉴定亚型。
RT-PCR试剂盒
荧光RT-PCR
病毒基因
敏感度比常规RT-PCR高,但仪器昂贵,成本高。
荧光RT-PCR试剂
NASBA
病毒基因
敏感性高,但操作繁琐,易产生假阳性。
NASBA试剂盒
试剂盒M法
病毒基因
简便、快速、敏感性高,但只适用A、B型AIV检测,不能用于C型。
M试剂盒
 
  五、预防及防制
   (一) 防制措施
       1.加强国际协作,掌握全世界禽流感流行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定期、持续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并做好疫苗接种预防工作。
       2.加强禽类防疫检疫。严格进行引种检疫,防制AI传入。引种时要认真调查当地AI发生和防制情况,并对引种鸡场进行AI血清学调查,引种后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场。疑似本病发生时立即隔离、封锁并采集病料送有关化验室进行检查,发现有强毒株感染时立即采取严格处理措施。
       3.发生疫情要合理处理。一旦发生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疫区家禽,实施全面消毒强制免疫措施,不留隐患,降低损失。在确诊的前提下,扑杀病禽点3公里以内的所有禽类,并加以销毁,对可能沾污病禽分泌和排泄物的养殖场地,严格按照消毒规程消毒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二)免疫预防
       使用疫苗接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减少病毒的排放,有效的遏制疫情的传播,从而有助于根除感染,是防制禽流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灭活疫苗 主要是利用H5N1、H7N3、H5N2、H9N2株研制的油乳剂灭活苗。在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时间、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上,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生产实际中对于饲养期较长的家禽,一般使用如下程序:在10~20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开产前三免,产蛋高峰过后再免疫一次。另外,对疫区家禽采用每间隔2~3个月注射一次的方法,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在注射剂量上,一般建议雏禽、育成禽、成禽分别为0.3、0.5、0.8~1.0毫升,成年肉种鸡、鸭、鹅要适当加量。
基因工程疫苗  目前我国自主研制开发并产业化的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有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H5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该疫苗对新生雏鸡副反应小,不会引起死亡;不仅可以通过注射方式使用,还可通过饮水、喷雾、滴鼻、点眼等多种方式免疫,可以大幅度提高免疫效率和免疫质量。
       疫苗选择上应该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提醒购买使用禽流感疫苗时注意识别生产企业及产品批准文号。目前,正式批准的禽流感疫苗有H5N2禽流感灭活疫苗、H5、H9二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H5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等4种。我国农业部公布的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有9家(详见本刊第2页)。
  (三)可预防禽流感的部分药物
       1.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研制。
       2.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和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生产,该疫苗能同时预防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
       3.金丝桃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与兽医研究所新兽药工程实验室研制,对预防禽流感及其它RNA病毒有较好疗效。详见本刊2005年第8期14页或www.sysczn.com。
       4.克侵灵:由中山大学与广东溢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为天然植物源性药物饲料添加剂。咨询电话:0756-8676888
       5.“达菲”:据报道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有助于控制禽流感H5N1病毒,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国特产八角茴香的种子萃取成的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资源。详见www.sysczn.com
       6.中药复方,方一:大青叶40克、连翘30克、黄苏30克、菊花20克、牛芬子30克、百部20克、杏仁20克、桂枝20克、黄柏30克、鱼腥草40克、生石膏60克、知母30克、款冬花30克、山豆根30克(供300~500只鸡),煎汁饮水,药渣拌料服用。
       方二:杏仁、桔梗、瓜萎各8%,麻黄6%,桂枝12%,黄芪10%,桑叶17%,贯众28%,生甘草3%组成复方,以2%~3%拌料服,对禽流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另外,  据报道,韩国汉城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的一种泡菜乳酸菌培养液能有效控制禽流感病毒。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