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重于治疗,用以下的防治措施防治会有较好的效果
第一 本病在秋冬、早春交替以及气温干燥变化较大时容易发生,其他细菌性呼吸道病发生也较多,黏膜保护力差,混和感染的情况下发病比较严重。
第二 往常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均属非典型新城疫,但去年入冬以来新城疫的流行更接近典型的新城疫,如呼吸道症状、腺胃及各段肠管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坏死和发病后期的神经症状。
第三 造成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该场因土程建设推后了应当于75日龄进行的“Ⅳ系+H120”滴鼻免疫。接种质量差、抗体均匀度低也可能是造成本病发生的关键原因。其次,鸡群免疫抗体下降后,鸡只机体对新城疫病毒抵抗力降低,引发大肠杆菌病,造成死亡增加。大部分鸡只经药物治疗后均能恢复,但也有少量严重者遗有神经症状。
第四 该病虽然不属于呼吸道疾病,但是发生比较普遍,特别是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吸呼道症状。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疫苗选择不当、免疫间隔时间过长、免疫方法不合理等造成的。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容易发生新城疫的鸡群大多是30日龄、80日龄和200日龄左右。
第五 对于新城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免疫。7~10日龄时,用弱毒苗滴鼻或点眼;间隔15天每只鸡滴鼻、点眼1.5只份弱毒苗,同时在颈部注射0.5毫升油苗;75~80日龄和120日龄左右每只鸡注射0.5毫升油苗。
第六 新城疫疫苗因其病毒亲嗜性较广泛,皮肤、黏膜都是所亲嗜的对象,所以免疫接种方法较多,如:Ⅳ系、C030苗可采用饮水、滴鼻、点眼以及气雾免疫,尤以滴鼻、点眼最好。同时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如滴鼻、点眼要保证疫苗进入鼻腔、眼内;活疫苗在1小时内用完,灭活苗(油苗)在24小时内用完。解冻或开启后剩余的疫苗应销毁,千万不可冻结后再用。用完后的疫苗瓶、器具、包装物等要彻底消毒或销毁,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七 预防接种之前,应注意详细了解被免疫鸡的健康状态,如果鸡群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有隐性疾病感染等,免疫应答就不会理想,抗体水平也参差不齐。
第八 接种前后用抗应激药物。无论哪种接种疫苗法,对鸡群而言都是一种应激。而维持体液平衡、增强体质等一系列抗应激药物会大大降低由于疫苗免疫造成的应激。因此,建议养殖户在免疫前后各3天,在鸡群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
第九 建立免疫接种档案。免疫接种记录对鸡场是必不可少的,它使各种免疫有据可查、成败可考,因此务必作好免疫详细记录,健全档案。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鸡的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稀释剂及稀释倍数、接种方法、操作人员等。
最后 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对鸡群而言,免疫接种后并不是万事大吉,而是要更加认真细心的观察其各种反应,弱毒苗接种10天、灭活苗接种15天后应监测抗体,保证免疫应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