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家禽肺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03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6

 

家禽肺炎是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多种病原及环境应激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传入肺部引起的疾病。病发后传播快,难控制,死亡率高,通常给家禽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了解家禽肺炎产生的因素,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御或是治疗,可以减少经济损失。

1家禽肺炎的病因

肺是整个生命呼吸系统的最主要的器官,是一个净化空气的地方,对生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器官。常见的肺炎一般是病毒性、细菌性或其他病原侵袭呼吸道,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造成各种气源性病菌容易进入呼吸道直至肺部引起的。

1.1环境原因

规模化养殖禽舍一般都是封闭的,特别是鸡舍,从幼鸡到舍到养肥出售,无法进行阶段性的完整清扫鸡舍,大量粪便和残余饲料的长期堆积造成圈舍内充斥着大量有害气体;加上鸡舍环境的污秽潮湿,通风不良,空气的流动性较差,换气不畅,造成空气不洁,大量的家禽拥挤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进而引发肺炎。

1.2异物入侵

这主要发生在鸭、鹅习水性家禽。当鸭、鹅群放牧的时候,若是遇到狂风暴雨及台风的袭击,鸭、鹅的鼻孔位于喙的背面,喙扁而平、面积大,很容易把密集雨滴吸入,或雨水随羽毛流入鼻孔而被吸入肺。引发发生异物性肺炎或坏疽性肺炎。

1.3病毒侵入感染

禽舍通常的遮挡较好,不通光,潮湿的环境滋养着大量的真菌,还有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禽霍乱、家禽鹦鹉病等等都会使家禽肺部感染。真菌性感染主要是曲霉菌病,病原为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为主,主要侵害肺和气囊,多见于雏禽。大肠杆菌感染易由支原体禽病引发并大多数情况下与沙门氏杆菌交叉混合感染,继而侵入肺部;引发肺炎。沙门氏杆菌病又称白痢,多发于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当高。

1.4气温变化

有的禽舍遮挡保温条件差,季节交变时刻或是气候温度骤变,家禽容易感冒。特别是羽毛未丰满的时候或是冬秋突然降温的季节,更易出现感冒状况。

1.5饲料问题

有的养殖户所购饲料不合格,日粮中维生素含量低,鸡长期吃后机体免疫抵抗力降低,又缺乏运动,或原本禽苗体质较差等都易患肺炎。

2症状

5-6月份,忻州地区20日龄以下的雏鸡发生了呼吸道疾病,肺部有肉芽肿或黄白结节。病鸡缩翅闭眼,不思饮食,蹲下不愿活动,从发现鸡沉郁到死亡约有半天时间。鸡群偶有拉稀现象,为白色稀粪。所喂饲料为正大公司全价料,营养全面,排除营养性疾病。

某池塘边上一鸭子养殖户,鸭群被一场突入的暴风袭击后出现精神萎顿,离群独立,呼吸困难,咳嗽,叫声嘶哑,体温升高,最后倒地挣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身上并无其他症状。

鹅患病时主要表现为,张口摇头,咳嗽,眼发红、流泪,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不久会窒息死亡。剖检可见喉头及鼻后孔处有较多的干糠之类饲料及黏液,气管壁充血,肺充血肿胀。

2.1临床症状

不同情况的肺炎临床表现稍有不同,总的来讲都表现出病初食欲减退,呆立不动,羽毛逆立,精神沉郁,口渴、便秘、有时甩头,打喷嚏,呼吸加快,气喘,随着呼吸动作而出现全身羽毛扇动。严重时冠及肉髯为暗色,食欲废绝,常离群独处,可留居舍内,两翅旁垂,头部藏匿于羽内,最后嘴常半张,伸颈低头,呼吸困难,出现明显的支气管锣音,时作咳嗽,且有少量黏液吐出,有时偶有拉稀现象,根据病原体不同,有的在数日至数周死亡,有的在数周至数月死亡。

2.2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气囊浑浊,肺部呈深红色,有的有黄色液渗出于肺的表面;有的肺水肿、瘀血而膨大,肺炎病灶区色彩深浅程度不一,严重的遍布两肺。

3防治措施

3.1治疗

3.1.1治疗

在治疗肺炎的同时,须注意适当改善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加强空气的对流,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对成鸡的治疗采用以下方案:(1)青霉素3-5万单位肌肉注射。(2)四环素0.25g内服。(3)磺胺嘧啶(或磺胺噻唑)0.5g内服,每日2-3次,连续2-3d。(4)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镁。对小鸡的治疗可根据小鸡的体重和时间对照次方按比例酌减处理。

3.1.2鸭、鹅

一旦发现生病,立即进行隔离,将生病的鸭、鹅单独饲喂,以减少它们的活动与相互惊扰,并根据体重及时进行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这类家禽对于此病重在预防。

3.2预防措施

(1)应防止病原菌侵入,避免从外场购入带病原菌的雏鸡。从禽舍进入雏禽开始就做好舍内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等工作,并定期打扫禽舍,做好严格的消毒措施和防疫隔离;对进出养禽场运输工具、蛋箱、禽笼等专用物进行严格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通风保暖,提供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通风环境。

(2)根据饲料的情况在日粮中加入适当的维生素;在流行性病毒爆发传播时间之前适当给予抗生素,提高机体抵抗能力,提前进行预防。防止饲料残留发生霉变,同时应给以充足的饮水。

(3)鸭、鹅等群放家禽,在放牧时要尽量防止暴风雨袭击,设置避雨防风棚。

(4)加强饲养管理,喂饲必须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饲槽要足够,饲料拌合要均匀,适当潮湿一些。

(5)周边若发生重大疫情时应及时给予药物预防,并迅速进行隔离、封锁等综合防范措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