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怎样管理夏季蛋鸭的高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0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72

“双抢”期间正值蛋鸭产蛋高峰期,田间有大量的落谷粒和活食,可为饲养主节约大量饲料。若管理不善,不仅产蛋率下降,而且影响蛋鸭的体质。其管理措施如下:

一精心饲喂,控制长膘

饲料除了保证新鲜卫生,多喂高蛋白、低脂肪饲料和水草外,须补充玉米、豆饼和蚕蛹等精料,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土霉素100克。蛋鸭开产前,每50公斤饲料中拌入蜂蜜1公斤,连喂3天,停15天,再喂3天,经常供给清洁饮水,最好饮用泉水。由于食源丰富,鸭所排出的粪便比猪粪氮含量高1倍、磷含量高2.5倍、钾含量高0.5倍。危害早、中稻的稻飞虱、稻叶蜱、卷叶虫又是蛋鸭的“美餐”,所以鸭群有“除草机、捕虫队、中耕器、秋肥群”的美称。这个阶段鸭增重很快,为了不影响产蛋,蛋鸭体重应控制在1.5--2公斤。

二防暑降温,补充光照

鸭舍位置宜坐北朝南。开窗通风或安装排风扇,鸭舍顶棚加隔热层,运动场和临时凉棚要架设防晒网,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都有利于防暑降温。同时,提倡早放鸭、迟关鸭,增加中午休息时间和下水次数,傍晚不要急于赶鸭入舍,令其露天乘凉。立秋后,白昼逐渐减少,每天早晚定时开灯2小时,以刺激蛋鸭卵泡的发育。

三控制温度,强制换羽

最适宜蛋鸭生长的温度是15--18℃,低于5℃或高于35℃,产蛋均受到影响。立秋后,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采取防寒保温的措施。鸭舍和运动场要勤打扫,为了防潮除湿,不要往鸭舍洒水,最好采用糠、灰垫圈。蛋鸭在晚秋时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变薄。可采取强制换羽,要将鸭舍遮光,鸭在舍内关养。蛋鸭翅羽和尾羽脱落后2--4天逐渐减少精料,第5天停水、停料1天,第7--8天后鸭翅膀及尾部长出新毛,胸背部羽毛脱落,可逐步恢复放养,20天左右羽毛长齐,逐渐开始产蛋。

四合理组群,定位产蛋

蛋鸭一般200--300羽为一群,每100羽蛋鸭配公鸭15羽。鸭交配可促使卵泡发育加快,加速排卵而达到多产蛋的目的。在鸭舍隐蔽处,用柔软的稻草建一定数量的产蛋窝,鸭产蛋一般在下半夜的1--2时,凌晨前将蛋取走,以免母鸭恋窝影响产蛋。

五科学放牧,预防敌害虫

放牧可为蛋鸭补充小鱼、小虾、螺等腥味食物。但要坚持”六不宜”,即不宜放空肚鸭,在放牧前适当喂些饲料,以免蛋鸭因饥饿而吞咽过多泥沙;不宜将蛋鸭赶走过快;不宜逆水放牧;不宜在喷药处放牧;若遇雷阵雨袭击,事先将鸭群赶往港湾暂避,待雨过后再放牧;不宜在涨水天放牧;不宜在公路、铁路旁放牧。鸭群受惊,可增加应激反应,除不让陌生人进入鸭舍拣蛋外,也不让猪、犬、猫、老鼠等干扰鸭群。

知识要点 夏鸭和秋鸭

6月上、中旬饲养的夏鸭,早期可以放牧稻秧田,帮助稻田中耕锄草,可充分利用早稻收割后的落谷,节省部分饲料,而且开产早,当年可以得效益。

8月中旬至9月份的饲养的秋鸭,可以充分利用杂交稻和晚稻的稻茬地放牧,放牧的时间长,可节省较多饲料,帮成本较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