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鸡群出现亚健康现象应该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30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7

发生亚健康的鸡群采食无明显变化,饮水正常或稍多,粪便正常或稍变软,个别出现绿色粪便或咖啡色粪便。但鸡群多表现生产性能下降,产蛋量下降,蛋壳质量变差,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从以下方面防治鸡群的亚健康现象:

1.搞好引雏、育雏。引进良好的雏鸡不仅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也关系到产蛋期的生产性能,所以引雏前要进行严格考查。不要图方便而就近引雏,坚决不从有禽白血病或其他免疫抑制病污染的种鸡场或孵化场引雏,也不要从管理不善、不进行鸡白痢净化的种鸡场引雏。进雏前鸡舍要严格消毒,坚持封闭育雏,特别是第一个月,防止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或白血病等免疫抑制病。断喙、防疫一定要按规范程序操作。

2.做好产蛋前免疫工作。养殖户一般都知道鸡群产蛋期注射疫苗不好,会影响产蛋,但由于疾病信息来源少,如果不提早注射疫苗,当疫病到来时再匆忙免疫,肯定会引起鸡群应激,所以最好在开产前完成相关疫苗注射。此外,不少养殖户都喜欢用联苗。并且认为联的越多越好。联苗虽然可以一苗多防,但联的越多效果越差,对重要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征等重要疫病。最好选择单苗或二联苗。根据我国鸡病流行情况调查,“亚健康”鸡群多数是禽脑脊髓炎,少数是产蛋下降综合征引起的,近几年禽脑脊髓炎发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所以流行地区开产前最好免疫禽脑脊髓炎灭活疫苗。另外,发生过绦虫病的养殖场,育成鸡上笼及开产前驱虫时要选择百虫杀(芬苯哒唑)驱虫,防止绦虫对产蛋鸡群的感染。

3.加强饲养管理。有些养殖户片面地认为育成期只要不死鸡就是最大的成功。有的养殖户甚至连均匀度、体重要达到什么指标都不清楚;有的养殖户在鸡只200多日龄还没产蛋时仍不淘汰,造成养殖成本的提高。因此,育成期除给鸡群科学调配全价饲料外,要时常检查鸡群,了解体重情况,以调整饲料配方及饲喂量,使鸡群均匀度高,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要认识到鸡群早产并不是好现象。不要过早改喂产蛋期饲料,产蛋前应有一个饲料过渡期,产蛋率50%以下的鸡群慎喂高蛋白、高钙日粮。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