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应该必须具备的元素有以下
1钙 饲料中钙的含量、品种、钙源的颗粒度和溶解度都影响着蛋壳质量。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约占蛋壳重量的38 %~40 %,蛋壳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产蛋鸡饲料中钙的供应水平和吸收利用率,还与产蛋鸡髓骨钙动员机制和蛋壳腺转运机制是否完善密切相关。成年母鸡每日维持需摄入0.17 g钙,产一枚蛋需钙2.0~2.2 g,而产蛋前半期钙的吸收率为55 %~60 %,故产一枚蛋需摄入3.9~4.0 g钙。钙含量增至4.0 %可在短期内提高蛋壳强度,但含钙过高(>4.5 %)会使适口性下降,采食量降低,对产蛋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钙过量时蛋壳有白垩状沉积,蛋两端粗糙,蛋壳质量下降。日粮中添加的钙源主要有贝壳和石灰石两种,取得最佳蛋壳质量的适宜比例为贝壳2/3、石粉1/3。用4.0 %贝壳粉和3.5 %石粉(日粮总钙为3.2 %~3.5 %)补充钙可使钙的吸收值最大,并明显提高蛋壳质量(Roland,1986)。
3磷 磷是蛋壳形成的重要成分,钙决定蛋壳的脆性,磷则决定蛋壳的韧性和弹性。一枚蛋约含磷160 mg左右,其中蛋壳含磷约为20 mg。研究表明,每只蛋鸡日需有效磷约为400 mg,考虑到植物性饲料中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计算日粮配方时,总磷和有效磷应维持在0.6 %和0.4 %。磷水平高低会影响蛋壳质量,商品蛋鸡饲喂总磷0.43 %可获得最大蛋壳比重。肉种鸡日粮总磷超过0.41 %。蛋壳比重与产蛋率均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1)磷在消化道与钙形成难溶复合物,影响钙的吸收;2)引起血质pH和CO2浓度降低,使蛋壳腺中Ca2+、HCO3-供应量减少;3)血中有机磷水平提高,影响骨钙的再吸收。但通过降低日粮磷水平来改善蛋壳质量的方法并不可取。将蛋鸡日粮中有效磷从0.55 %降至0.26 %,产蛋量无明显变化,但蛋壳抗破损强度明显降低。用含0.3 %有效磷和3.5 %钙的蛋鸡日粮喂产蛋鸡,产蛋量及蛋壳强度均可获得最佳效果
2微量元素
(1)锰 锰是蛋壳形成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合成蛋白质-粘多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饲料中缺锰,产蛋量和孵化率均降低,蛋壳变薄。饲料中锰含量降至7 mg/kg时,不论饲料中钙、磷含量多少,都会引起蛋壳质量下降。NRC(1984)推荐产蛋鸡锰的需要量为30 mg/kg,1994年版的NRC则将其降至20 mg/kg。当日粮中锰的水平提高到55~60 mg/kg时,蛋壳质量最佳。Saly等证实,为开产后12月龄的蛋鸡补锰,蛋壳变硬,能显著提高蛋壳质量,降低破损率。但饲料中锰含量过高,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不利于蛋壳形成。有报道表明,在含锰72 mg/kg饲料中再添加锰100 mg/kg,破蛋率和软蛋率增加。
(2)镁 蛋鸡日粮中缺镁会导致蛋壳的厚度和强度降低,但一般日粮中镁的含量足以满足蛋鸡的需要,因此镁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多来自于过量而不是缺乏。日粮镁≥500 mg/kg可使蛋壳变薄,用含镁1.4 %~1.5 %的石灰石粉作矿物质补充饲料,软壳蛋比率增加。
3维生素
(1)维生素D3 维生素D3为合成钙结合蛋白(CaBp)、活化骨钙代谢、加强肠内磷吸收和肾内磷代谢所必需,是决定蛋壳质量最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维生素D3进入鸡体内,在肝脏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3,继而在肾脏中转变成活性型的第二代谢产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3,后者可诱导鸡十二指肠粘膜与蛋壳腺中钙结合蛋白的形成,促进钙的吸收和在蛋壳中的沉积。蛋鸡饲料若缺乏维生素D3,3周后产蛋量急剧下降(<30 %),出现大量破壳蛋和无壳蛋,蛋壳质量比产蛋量下降更快。随着蛋鸡年龄增长,蛋壳质量下降大都是由于维生素D3代谢的紊乱。提高日粮维生素D3水平,能增加钙在蛋壳表面的沉积,提高蛋壳的强度。饲料中维生素D3的适宜含量为维生素A的10 %~12 %。如含量过高,蛋鸡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2)维生素C 蛋鸡体内能合成维生素C,故一般不需添加维生素C。但在热应激条件下,蛋鸡体内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明显降低,不能满足需要,使产蛋量和蛋壳质量降低。这是由于维生素C参与形成胶原化合组织,促进蛋壳形成,高温条件下蛋壳上胶原基质的形成受到破坏,CaCO3就沉积在胶原基质上,使蛋壳质量下降。蛋鸡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44 mg/kg 维生素C能避免蛋壳质量下降,添加200~400 mg/kg维生素C,有利于维持和提高生长率、产蛋量和蛋壳质量。有报道,在热应激时蛋鸡日粮添加200mg/kg 维生素C,产蛋率提高11.1 %,破蛋率降低1.5 %。在日粮钙水平低时,添加维生素C效果更明显。
4电解质平衡
饲料的电解质平衡对蛋壳品质有重要意义。某些阳离子能减少蛋壳腺HCO3-的生成量,从而影响蛋壳形成。一般认为,提高饲料酸度(加Cl-或PO43-)对蛋壳质量有害,而饲料碱性较强(限制加入Cl-或加NaHCO3)有利于改善蛋壳质量。据报道,蛋鸡饲料中氯化物、总磷达0.8 %和1.5 %,能引起血液pH和CO2浓度下降,降低蛋壳钙化作用。日粮含钙不足时,高氯对蛋壳质量危害很大,磷、氯水平都高时其损害作用更大。用含高氯的地下水饲喂蛋鸡,会产生大量软壳蛋。研究日粮钙(2.25 %~6.0 %)、磷(0.45 %~0.70 %)和食盐(0.18 %~0.7 %)之间的关系表明,3.0 %~3.5 %钙、0.45 %磷、0.7 % 食盐足以保证蛋鸡较高的产蛋量和良好的蛋壳质量。日粮电解质平衡值在137~245 mEq/kg时比较适合
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NaHCO3能提高蛋壳强度,减少蛋壳破损率。把NaHCO3用量按0.1 %~1.0 %不同水平添加到饲料中饲喂蛋鸡8个月,产蛋量逐渐明显提高,蛋壳厚度提高8 %。在饲料中添加1~5 mg/kg的NaHCO3来代替NaCl,可使蛋壳破损率降低1 %~2 %。特别是在夏季,蛋鸡通过喘气散热使CO2排出过多,血液中HCO3-含量降低,碳酸钙水平降低,使软壳、薄壳蛋比例明显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补钙无效,通过添加NaHCO3来补充CO32-可使蛋壳质量明显改善。补充NaHCO3时,应减少食盐用量,防止Na+过量。
5蛋白质水平
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能显著影响蛋壳质量。产蛋后期,适当降低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可使蛋重减轻,蛋壳厚度相对提高,从而明显改善蛋壳质量。此外限制饲喂的蛋鸡,其蛋壳质量明显高于不限量饲喂的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