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怎样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54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以发病鸡腹部膨大,剖检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心脏衰竭,心包积液以及肝脏、肾脏的病变为特征的疾病,又名“心衰竭综合征”或“高海拔”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此病在高海拔地区发病较多;该病不仅有较高的致死率,而且因降低了肉鸡的屠宰等级而影响饲养效益,对肉鸡生产的危害很大。

1、诊断要点:该病多发生于速生型肉鸡,如AA鸡、艾维茵等,公鸡发病多于母鸡;最早发病于3日龄的肉雏鸡,但以3~5周龄时多发,病程一般7~14d,死亡高峰为5~7周龄;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的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50%。病初症状不明显,病鸡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下降,肛门周围有稀粪粘污,常有呼吸困难,3~5d后腹部膨大,腹部皮肤薄而发亮,触诊有波动感;病鸡常腹部着地,呈“企鹅状”。剖检死鸡可见腹腔有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少的有50~100m1,多的500ml以上,腹水中常有纤维蛋白凝块,呈“果冻样”;心包积液,右心明显扩张,,心肌松驰;肝脏常郁血、肿大或萎缩,表面常有一层白色或浅黄色薄膜,易剥落;肾肿大、郁血,有的有尿酸盐沉积,胸肌、腿肌有不同程度的郁血。

2、防制措施:此病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只有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该病。

(1)肉鸡育种时,在注重生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改善鸡心、肺、肝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坚决淘汰有腹水倾向的种鸡,培养出对腹水症有耐受力的家禽新品系,从根本上解决肉鸡腹水的问题。

(2)在孵化后期,应加强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向孵化箱内补充氧气,以利于鸡胚心肺的发育。

(3)肉用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对腹水症的敏感性高,应适度限喂,控制其生长速度。据报道,从13日龄日粮减少10%,维持两周,然后恢复正常饲喂,腹水率下降24.5%,且对生长无不良影响。其次适当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建议在3周龄前饲喂低能日粮,之后转为高能日粮,具体做法如下:1~3周龄,饲料中粗蛋白20.5%~21.5%,代谢能量11.5~11.91MJ/kg;4~6周龄时饲料中粗蛋白18.5%~19.5%,代谢能量11.91~12.54MJ/kg;7周龄至出栏,粗蛋白16%~18%,代谢能12.54~12.96MJ/kg。另外,在不影响肉鸡正常生长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粉料,一般3周龄前用粉料,3周龄后逐渐过渡到颗粒饲料。饲料中添加适量VC、VE和硒、脲酶抑制剂等,同时注意钙、磷比例,能有效预防腹水的发生。

(4)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在冬季要解决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在保温的同时,每日定时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并且管理好热源,严防煤气泄漏,及时清理粪便,控制好鸡群密度和鸡舍的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以减少腹水的发生。

(5)执行科学的卫生防疫制度,提高鸡的抵抗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不饲喂霉变的、含有过量菜籽饼、棉籽饼、食盐的饲料以预防各种中毒事故的发生;用药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能长期使用对鸡心、肺、肝等有毒害的药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