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区有好多家餐饮店推出鸭肫花、鹅肫花的菜肴,就是将鸭或鹅的肌胃(当地俗称鸭肫子、鹅肫子),从外面纵横切开,再烹饪制成。还有两道菜是鸭肠、鹅肠。
据了解,这4道菜选料考究,必须是喂稻谷、玉米、小麦等原粮和草长大的,当地叫草鸭、草鹅;不选吃配合饲料长大的饲料鸭、鹅。
厨师告诉笔者:草鸭草鹅的肠子有体长的9倍(饲料鹅只有6倍),肠厚,份量足,做出的菜,味道鲜,即使多花1倍的钱,也值得。现介绍一些草鸭、草鹅饲养户的养殖经验:
育雏期(0~21日龄),必须饲喂粗蛋白质≥19%的配合饲料,敞开供食,冷天加温舍饲。求得比较理想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饲料报酬。如这个阶段喂原粮,势必会回到老祖宗“斗米喂斤鸡”的落后状态。
21日龄以后,以5~8天时间,逐步适应采食原粮。比较通用的模式是将稻谷、玉米、小麦用纤维袋装好,浸入水中24小时左右。此举的目的是:①洗涤原粮表面的农药、污物;②使原粮膨胀,软化表皮,利于采食;③原粮携带了大量水分,傍晚采食后不必给水;④如水温是谷物萌芽的温度,会引起谷物产生多种内源酶,提高营养价值。
但并不是全部用原粮饲喂鸭鹅,仍是按配合饲料的比例,只是配方中的玉米、小麦、稻谷不再粉碎,直接饲喂。如临澧县盛行肉鸭(鹅)浓缩饲料加玉米、米糠饲喂,比例分别为25%~30%、55%和15%~20%。湘鄂边界,多用浓缩料30%、玉米50%、米糠(糠粕)10%、小麦10%的配方。慈利的养殖户多用肉中鸭配合饲料加10%~20%小麦喂大鸭、鹅。而更多自配饲料户则将玉米、碎米不再粉碎。
鸭、鹅的肌胃只有在有砂粒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磨碎坚硬的整粒原粮,砂粒的存在也是肌胃肥厚的先提条件之一。故在饲养全程,饲料盆和运动场上均应有砂粒供鸭鹅择食。
鲜草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维生素,还有一些粗脂肪、微量元素和未知的生长因子,这又是造成鸭鹅大肫长肠的原因之一,又是自然风味肉质生成的重要因素。所以从常温饲养开始,有条件时短距离放牧,让鸭、鹅采食黑藻、苦草等野草;无条件放牧时,人工投喂黑麦草、红薯滕、水葫芦、树叶等。鸭育成期和肥育期,青饲料与精料之比为1∶0.5~1,而鹅更可多1倍青饲料,1只出栏鹅,一生可采食40公斤青饲料。
近月来,笔者查阅资料得知:饲喂整粒谷物日粮,增长了食糜在肌胃内的停留时间,促进了肌胃和肠道的发育,还可刺激腺胃内盐酸的分泌及消化道消化酶的分泌,导致肠道菌落体下降。
上述原因综合作用带来的好处是饲料转化率的提高。浸湿的玉米可大大提高本身磷的利用率。湿小麦可使其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增加
2倍,易引起鸭鹅食糜粘度增加,稍稍降低消化率并拉出粘性粪便。所以用小麦原粮喂鸭鹅,须掌握3个原则: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比例控制在15%以下;小麦浸泡时间缩短,一般早晨浸泡,中午饲喂降,饮水量增加,各种腹泻多发,从而导致肉鸭生长速度下降,蛋鸭产蛋率下降,蛋重偏轻,由于疾病等因素造成的死亡率也明显上升。 2007 年 7 月中旬走访了福建福清的几个中等规模(存栏 2000-5000 只左右)的蛋鸭场,天气温度达到 37 度以上,鸭群的日只采食量由 190 克 下降到 160 克 , 300 多日龄的蛋鸭体重不到 1.5 千克 ,平均蛋重 65 克 左右,没有遮荫的运动场,水质严重污染的池塘,水质发黑味道发臭,所以经常发生腹泻,所以必须每 2 个星期就用一次预防腹泻的药物,否则鸭群就会出现发病和死亡情况,运动场和鸭舍内食槽的数量严重不足,鸭舍和运动场都没有饮水设备,鸭舍内通全部依靠自然通风。
3.1 有些养殖户的鸭舍投资少结构简单,主要以木头或铁框为支架,屋顶覆盖厚厚的一层稻草,四周用塑料布或者遮荫网遮盖,鸭舍非常低矮,这种类型的鸭舍内部昏暗,垫料潮湿,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非常高。在炎热的夏季尤其要注意打开所有门窗(四周的遮盖物)及天窗,加强通风换气,在炎热的多雨季节,为了避免高温高湿造成鸭群中暑现象,要配备足够数量的风机或者工业用的排风扇,加强湿热气体的排出。
3.2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采取紧急措施,做到有所准备。每天的最高温度大约出现在中午 11 点到下午 3 点这段时间内,这段时间要让鸭群得到足够的休息和充足的饮水,并保持饮水的干净、卫生和凉爽,为了确保大部分的鸭子都能喝到水和尽可能多的采食,要适当增加饮水器和食槽的数量;人工营造降雨的环境,用高压水泵向房顶喷水或者安装喷雾喷头,让水顺着房顶的稻草或者房檐流下来,舍内可用凉水带鸭喷雾降温,可降低鸭舍温度 3-5 度,但有一点必须注意,该项措施必须配合高效率风机进行排风措施,否则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对鸭群造成更大的伤害。
3.3 强调抗热应激添加剂的使用,如维生素 C 、维生素 E 、小苏打、硫酸钠、柠檬酸钠等等,也可以使用人用的中药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等,可以用来防止中暑情况的发生。由于天气炎热,机体需要更高的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参与代谢过程,来缓解鸭群的种种不良表现,所以这类添加剂的使用应该是在饮水或饲料中全天供应,不要等到气温高的时候才补充,尤其是维生素 C ,每吨饮水中添加 200 -300 克 磷酸酯原粉抗热应激的效果最好,同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80 -200 克 ,不但可以加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还可以促进蛋鸭产蛋率的持久高峰。小苏打每吨饲料中添加5-6 斤,在降低热应激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蛋壳的质量。
3.4 炎热季节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 8 只左右,密度太大不但影响鸭子各自的散热,而且对采食量、产蛋率、生长速度、鸭群的环境稳定和鸭群的健康状况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3.5 有水塘和河流等方便条件的要注意给鸭群足够的戏水时间,每天早晨、下午和晚上各 1 次,每次 2-3 个小时,特别注意在天气炎热的中午不要让鸭子在池塘里戏水,由于太阳光的直射作用很容易造成鸭子头部温度过高发生日射病而中暑死亡。
3.6 在鸭舍和河塘之间或附近的一块的空地上要设置鸭群的活动区或者运动场,该区域要搭设凉棚或遮阳网,也可以用种植较高树木的树林代替。运动场是鸭群休息的地方,同时也是采食的地方,所以要摆放足够的料槽和饮水器,让鸭群尽可能的多吃料。
3.7 鸭群水塘水质的清洁管理,鸭群的大部分活动是在水塘中,水塘水质的好坏程度直接决定着鸭群的健康程度。鸭群的水受到污染,鸭群就会导致消化不良,排出饲料样的粪便,从而继发细菌感染排出黄绿色的粪便,导致死亡。为了维护水质,首先要切断河流的污染禁止工业和生活的污水排放,其次将封闭的死水变成流动水,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经常性地使用一些专用的水质改良产品,确保水质适合鸭群的活动标准,如果水塘的面积允许,可以种植一些浮游植物或者养殖水产等。
3.8 加强鸭群的消毒,各个鸭舍之间,尤其是不同日龄的鸭群之间尤其要注意,每星期常规消毒 2 次以上,可以用消毒水饮水消毒,也可以用消毒水喷雾带鸭消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细菌、病毒或者真菌等的大量繁殖,防止呼吸道等各种疾病的发生。每月或每 2 个月进行彻底消毒一次,清理运动场上的粪便,将鸭舍内潮湿的垫料清理出来干燥用清洁的垫草代替。常用的消毒剂有季铵盐类、碘制剂、氯制剂、醛类、酚类、醇类、酸类、碱类、离子类等等,要根据消毒剂的种类和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准确的选择。不能盲目使用,随意的增加使用浓度和混合使用。为了防止某一种消毒剂产生抗性,都建议每个鸭场准备 2-3 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效果好!
3.9 蛋鸭养殖存在的光照制度误区。走访了很多的蛋鸭养殖户和蛋鸭养殖小区,他们的光照制度都是整晚上的光照。正常的蛋鸭光照时间是 17 个小时,包括自然光照时间和夜间的补光时间(遇到阴天下雨也要注意补光)。充足的光照是为了促进卵泡的发育和足量的采食,让鸭群保持黑暗是为了让鸭群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为了防止惊群,可以让 1-2 个 15 瓦的灯泡长明,否则,持续的光照刺激会导致鸭群的敏感,导致神经兴奋,发生啄毛现象,产蛋鸭会发生光疲劳,消化率下降,卵泡的发育紊乱,导致高峰后的产蛋率很快下降。
3.10 平养鸭群要加强驱虫工作和葡萄球菌病的预防。由于蛋鸭或者肉鸭都是采用地面平养的方式,这就不可避免的和粪便、被污染的垫料等接触,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寄生虫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感染鸭群,主要表现鸭群采食量正常,死淘率不高,产蛋率逐渐下降,蛋重变轻,粪便以白色和褐色居多,如水样或石灰样 , 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现零星死亡,解剖发现病鸭消瘦,胸骨突出个别弯曲,肠道内有大量的绦虫聚集。预防措施:雏鸭 10 日龄进行球虫预防, 30 日龄左右进行体表和体内寄生虫的预防,以后再 60 日龄和 120 日龄分别进行一次肠道寄生虫的驱杀工作,产蛋后每月或者每 2 个月进行一次驱虫,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药物选择,尽量选择毒性小,对产蛋副作用轻的药物如氨丙啉、丙硫咪唑、芬苯哒唑、阿维菌素或依维菌素等,如果发生绦虫感染首选的药物是吡喹酮和槟榔;药物使用,最好采,用拌料的方式,连用 3-5 天,间隔 7 天后再用药 3 天,以将成虫和虫卵一并杀死并除去体外;其他注意事项,用药期的粪便要及时地清理,避免鸭群和粪便的直接接触,收集起来的粪便要进行发酵处理,通过高温处理彻底杀灭粪便内的寄生虫和有害致病菌。
葡萄球菌病多发于网上平养期的雏鸭或者运动场有硬物或者河岸尖锐石块等导致外伤皮肤破损引起发病 , 多散发,无传染性。主要防止措施就是要根据雏鸭的体重或日龄选择合适的网眼平养或者在塑料网上平铺报纸或硬纸板等,对于育肥或者生产期的蛋鸭来说主要是找到并去除导致皮肤破溃的因素。对于已经发病的个体可以使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难霉素 + 阿莫西林 + 安痛定等局部肌肉注射,并且对感染局部进行碘酊消毒防止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