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牛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本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牛均易感。4周龄以内的犊牛发病率、死亡率最高。断奶牛、育成牛及成年牛发病症状较轻。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的病毒常污染环境、饲料、水、空气及用具。犊牛吮吸含病毒的乳汁或被污染的乳头后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感染。
1发病情况
某养牛户饲养有30头犊牛(2~3周龄),饲养过程中有6头突然发病,发病第2 d病情波及全群。患牛先呕吐,接着剧烈水样腹泻,其粪呈淡黄色,有的呈灰白色,并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其味腥臭。患牛体温
2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患牛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黏膜下有出血斑,胃壁松弛,小肠充血,伴有卡他性炎症,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液状物,有泡沫和未消化的小凝乳块。肠壁薄、透明、扩张、弹性降低。肠系膜血管及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小肠绒毛萎缩及变短(此系本病组织学上的重要特征)。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诊断为牛患传染性胃肠炎。
4防治
发病牛舍、食槽、水槽及饲养用具用0.1%百毒杀溶液彻底消毒。病死犊牛及污染物于远离牛场及居民区的场所,挖
发病犊牛肌肉注射四黄素注射液。注射液制作方法:取黄芩1
为防止继发感染,全群喂服磺胺脒,每天
同时供给充足的含电解质和营养成分的饮水,配制方法:每1 000 mL水中加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