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简析鸭病毒性肝炎继发曲霉菌病病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25

当前的禽病在发生和流行上,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相当普遍,使对禽病的诊断和防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将一起肉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继发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本县张公乡某养殖户,利用同一水面连续养了5年的肉鸭。2001年3月8日购进的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雏鸭2000只,在3月13日发病,14日开始死亡,当天100多只,至16日达到1100多只。经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采用高免血清治疗后,很快控制住疫情,停止了死亡。3月23日又有病鸭出现,每天死亡10多只,到4月1日达100余只,这次诊断为继发曲霉菌病,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二、临床症状。5日龄发病雏鸭表现为:精神沉郁,眼半闭,缩颈,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喜卧,食欲减退。发病后半天到一天,发生全身抽搐,侧卧,头向背伸,两脚痉挛性蹬地,呈"角弓反张"姿势,很快死亡。翅下垂,羽毛松乱,不愿行动,呆立,嗜睡。以后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下痢,排出黄色或绿色糊状粪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消瘦。最后倒地,头向后弯曲,昏迷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剖检6日龄病鸭,发现肝脏肿大,质地脆弱,颜色暗淡,有的发黄,表面有大小不一地出血斑点,胆囊肿大,充满淡绿色的胆汁,脾脏大呈斑驳状。肾脏肿大、灰红色,血管呈暗紫色树枝状。气囊和肺脏发现异常。

剖检23日龄病鸭发现,气囊混浊,变厚,气囊上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灰白色或黄白色的霉菌结节,肺脏上也有霉菌结节。

四、实验室诊断。取5日龄健康雏鸭10只,5只一组,其中一组皮下注射病鸭肝组织匀浆上清液,24小时后出现鸭肝炎的典型症状,48小时后死亡4只;而对照组的5只雏鸭则没有发病。

取23日龄病鸭气囊及肺上的霉菌结节置玻片上,加1滴生理盐水,用针划破结节,覆以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肺部结节中心有曲霉菌的菌丝;气囊结节有分隔菌丝特征的分生孢子柄和孢子。

五、防治。对6日龄的雏鸭皮下注射抗鸭病毒性肝炎血清,每只1毫升,很快控制住疫情,停止了死亡。对23日龄雏鸭采用制霉菌素内服,剂量为每百只用80万单位,拌入饲料中,每天2次,连服3天。同时更换养鸭场地,避免污染源,不使用发霉的饲料和垫料,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实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六、讨论。该养鸭户从开始养鸭以来,一直使用同一个场地,同一个水面放养,至此已有5年。每年养10批,每批平均养2000只,5年来,已养了10万多只,养鸭场地和水面污染严重,水质恶化,近两年疫情不断,已发生传染病5起,损失惨重。这与兽医卫生防疫意识淡薄,害怕增加饲养成本,长期不更换污染的场地和水面有相当大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状况在养鸭户中比较普遍,以至疫情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养鸭生产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向广大养殖户进行广泛地宣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切实搞好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家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