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新药研发 » 正文

鸭、鹅药的研究开发思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2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3
鸭、鹅药目前在兽药市场排行中处于小弟的位置,但我国鸭、鹅养殖的发展态势正引导兽药企业日益关注鸭药的开发,鸭、鹅药市场势必要做细做专。那么,怎样理顺鸭、鹅药的开发思路呢?笔者试谈以下几点。
一、鸭、鹅的市场在逐渐增大
我国蛋鸭、肉鸭和鹅的饲养量均居世界之首。其中蛋鸭存栏量占亚洲的80%、世界的66%,鸭的总计存栏达7.3亿只以上,鹅存栏量占世界的70%以上,达7亿只。按年度累计,我国年消费鸭14.5亿只,鹅4.5亿只,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6%和92%。据2005年一季度统计,目前我国禽肉消费的30%源自鸭鹅,禽蛋消费的15%源自鸭鹅。我国又是鸭蛋和鸭鹅羽毛绒毛的最大出口国。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报告,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到2020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要转换为55:45,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一千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是一组逐年递增的巨大的消费群体。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禽肉总产量将由2004年度的420万吨跃升为1600万吨。并且,新一轮的消费将升级为对优秀产品需求的增加上,曾有人对国人的膳食结构表示质疑,提出“把猪肉挤出餐桌”。而另一方面,国内消费禽肉禽蛋的数量逐年攀升,尤其是鸭鹅产品的加工技术和消费口味正由南而北,自东向西地在全国城乡普及开来。鸭、鹅肉蛋属于中医学中的凉性食品,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崇尚绿色消费的拉动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上禽流感的影响和经济效益的驱动,养殖业出现多块市场漂移与种属转换。例如,养禽业素有“南看广东,北看山东”之语。今年来,广东、山东的许多养鸡户和肉鸡养殖小区变鸡棚为鸭棚。南鸭北养在山东最为明显。据统计,山东肉鸭年出栏达2亿只,广东则为鸭2亿只,鹅4700万只。
就需求而论,广东、江苏年需求在1亿只以上,上海年需求为2000万只,香港400万只,仅武汉年消费禽1亿只,其中鸭鹅5000万只。四川年出栏鸭1亿只,苏皖8000万只,吉林、黑龙江、江西3000~5000万只,年出栏商品鹅5000万只,从规模屠宰开始到结束两个月,几乎是边宰边销售。
在国际市场上,鹅肉价较鸡肉价高1倍,在国内鸭肉、蛋价为普通鸡肉蛋价的1.3~1.5倍,全鹅毛收购价为14~17元/斤,肥鹅肝出口,国际市场对肥鹅肝需求为1.3~1.5万吨,而实际供应量现为3500吨。巨大的消费潜力拉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又孕育着巨大的饲养种属与规模的演变,与之相对应的是饲养与防病技术的需求增大,这自然包括了鸭鹅用药需求的增大。
二、鸭、鹅药市场的现状及特殊性
目前鸭、鹅药市场的现状是鸡、鸭药混用居多,针对性不强,药种与病种不匹配,质量和价位参差不齐。就禽类的生理代谢与药理作用的适应性而论,鸡、鸭有许多共性,但作为水禽的鸭、鹅其组织结构、生理机能、生化反应尤其不同于鸡的特殊性,生长和发病也有其自身规律。对某些药物的敏感度和耐受性与鸡明显不同,例如:3ppm的速丹应用于鸡就是很好的抗球虫药物无不良反应,但对鸭鹅均有毒性,甚至引起死亡。鸭、鹅是禽流感大量的病毒携带者,但发病要明显少于鸡。还有营养的需求,鸭对维生素A的需求要高于鸡,对蛋鸭来说甚至超过对VE的需求。鸭喜杂食耐粗饲,采食饮水的习性也不同于鸡。鸡的饲养方式多是笼、网、棚养,活动空间小、密度大、通风不良,而鸭的饲养方式在南方多是半牧式,北方虽则是水禽旱养,但活动空间大可经常接触阳光、土壤和新鲜空气,有的还可戏水,因此群体健康程度高,比鸡发病少。
目前鸭、鹅病主要有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鸭传染性浆膜炎、小鹅瘟、雏鸭骨短粗病、蛋鸭输卵管炎、种鸭罗纹蛋症、鸭寄生虫病、大肠杆菌病和葡萄球菌病。从理论角度说用苗防病比用药治病要便宜,但在许多地区用疫苗往往防不胜防,有的养殖户干脆不用苗,发病后用血清和卵黄抗体加用药。由于危害大的病毒病如鸭瘟、鸭病毒性肝炎无特效药可用,疫苗免疫保护率不高,所以养殖户希望能有配合血清、卵黄抗体防制此类病的药物入市,此外还有易复发易产生耐药性的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目前防治药物不少但品牌产品不多。由于上述特殊性和习惯性思维,鸭、鹅药的开发还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
三、鸭、鹅药的开发思路
开发鸭、鹅药的切入点应当走两条线,一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着眼于中西药物的结合并以拌料为主。重点是病毒病的辅助治疗药和提升抗体水平的中药。由于鸭、鹅耐寒怕热,应以防暑解暑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药物为辅;二是根据肉蛋鸭饲养周期与发病日龄的不同,肉鸭以开发治疗传染性浆膜炎、沙门氏菌病的药物为主,蛋鸭以开发治疗大肠杆菌、输卵管炎的药物为主并以促高产保稳产的预防性药物为辅。
价格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肉鸭的利润空间以1~1.5元居多。肉料比在1.8~2.2:1之间,由于鸭苗和毛鸭出售起伏不定,肉鸭的药费不宜超过0.5元/只,一般以0.2~0.3元/只为宜,蛋鸭照目前的鸭蛋价格是2.8元/斤,按90%产蛋率计刚够成本,一般蛋鸭的全程药费以1元/只左右居多,又由于鸭病相对鸡病要少,常见多发病3~4种,因此,鸭、鹅药应以高效、高价为好,(高价是指采用耐药性较少的优质原料药科学组方,成本自然高些),这样既照顾到养鸭户的成本投入又能高效的防病治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