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新药研发 » 正文

以寄生蠕虫的神经药理学指导抗虫药剂的应用与研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45
  褚葛荣华等著文介绍,蠕虫体内存在胆碱能神经、5- 羟色胺神经和CABA(r- 氨基丁酸)神经。其中乙酰胆碱能神经在吸虫和绦虫是抑制性神经,5- 羟色胺能神经则是对应的兴奋性神经;在线虫乙酰胆碱能神经是兴奋性神经,GABA能神经则是对应的抑制性神经。研究蠕虫的这些神经及其递质与特异性受体,将为探讨抗蠕虫药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驱虫药提供依据。戎耀方等通过对鸡蛔虫和肝片吸虫体内GABA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的定位研究,得知肝片吸虫体内无GABA分布,而鸡蛔虫体内却存在此递质,由此解释了伊维菌素为何选择作用于蛔虫而对肝片吸虫无效的原因。江善祥采用肝片吸虫体外培养法,研究硝氯酚与阿苯哒唑(丙硫苯咪唑)的抗虫原理,根据活的肝片吸虫分别在两种药的培养液中GABA(r- 氨基丁酸———肝片吸虫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含量分析结果,硝氯酚能抑制肝片吸虫GABA 的含量,而阿苯哒唑无此作用。从而得知硝氯酚的抗肝片吸虫作用与GABA 有关,而阿苯哒唑的作用则与GABA无关(它是通过抑制虫体对葡萄糖原的吸收和阻碍三磷酸腺苷生成而产生抗虫作用———作者注)。因此联合用药〔例如硝氯酚+ 阿苯哒唑(丙硫苯哒唑)〕有利于提高抗虫效果,据此张碧莲、谢麟研制了硝丙合剂(硝氯酚+ 丙硫苯咪唑合剂),经临床治疗牛肝片吸虫病,虫卵转阴率达到96%,而阿苯哒唑与硝氯酚(分别单用)只有91%和65%,印证了上述推断。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