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怎样预防?
(1)症状:本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肿瘤性疾病。根据被侵害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型、眼型、皮肤型和内脏型等4种类型。
①神经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由于侵害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最常侵害坐骨神经,初期跛行,继而出现瘫痪,病鸡一肢向前,另一肢向后呈“劈叉”姿势。臂神经受侵害时则翅膀下垂。迷走神经受侵害时,出现嗉囊扩张及呼吸困难。腹神经受侵害时,下痢。颈神经受侵害时,出现头颈下垂。
②内脏型。病鸡死亡率高,主要表现面部苍白,排稀便,病程短。 ③眼型。虹膜正常色素消失,呈灰眼。瞳孔缩小,视力丧失。 ④皮肤型。皮表毛囊出现灰白色实硬的小结节,结节增大时可融合成大的肿块,最常见于颈部及两翅。
(2)诊断要点:
①病史一般呈慢性经过,2~5月龄鸡瘫痪,经常出现零星死亡。
②剖检。坐骨神经多是一侧性肿大,此正常粗2—3倍,横纹消失。坐骨神经丛肿大更为常见。臂神经丛、内脏大神经也有病变。内脏病变主要表现弥漫性肿大,颜色灰白或肿瘤突出于器官表面,常见于肝脏、卵巢、肾脏、心脏或肺脏。腺胃肿厚出血。法氏囊多见萎缩。肌肉有时也出现肿瘤,但较少见。
(3)内脏器马立克氏病与白血病的鉴别诊断:马立克氏病通常发生于2~5月龄的鸡,死亡率很高,而且很快达到高峰后再下降;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般发生于性成熟的鸡,流行是不知不觉的,死亡率低而呈持续性,没有明显的高峰。剖检时,白血病的实质脏器,仅肝、脾、肾出现肿瘤病变,腔上囊可见结节状肿胀;而马立克氏病除肝、脾、肾外,外周神经、虹膜、皮肤、生殖腺、心、肺、骨骼肌等都可见到肿瘤,腔上囊一般出现萎缩。
(4)防治措施:
①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搞好鸡舍和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特别是21天内的管理。可用0.2%的过氧乙酸带鸡消毒,每周2~3次。要加强孵化室卫生和消毒工作。出雏50%时,一定要用每立方米l0毫升的福尔马林熏蒸10分钟,以杀死绒毛上的病毒,减少污染。
②预防接种。1日龄雏鸡颈后皮下注射1500~2000个病毒蚀斑单位,两周后可产生免疫,在本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可加大1~4倍剂量或用双价苗。接种时疫苗一旦打开,要在2小时内用完,否则影响免疫效果。
③一旦发病,尽早淘汰病鸡,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