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蚯蚓的高产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01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1、怕光

蓝光有刺激、紫外线有害、红光则没有

2、不喜欢大小集居

A、引起品种退化、B导致蚯蚓逃跑、

3、食物

短时间能分解的有机物;如:粪料、瓜果蔬菜、生活垃圾、水葫芦等,太酸、碱、涩、哭、辣、的饲料不吃。

4、适应的温度(基料温度)

蚯蚓茧孵化最佳温度、18—27度,蚯蚓适宜生长发育繁殖的温度是20—30度

5、适应的湿度

蚯蚓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湿度是、70%—80%。

二、品种的选择、

1、品种

日本太平2号、北星2号、太平3号

2、蚯蚓的生长周期

20天左右——幼蚓40到50天——成蚓30天左右——生长成熟种蚓15到20天——产茧。

3、投喂密度

种蚯蚓:1万条/平方米

幼蚯蚓:6万条/平方米

成平蚯蚓:2万条/平方米

三、场地的选择和养殖床的建造

1、场地的选择:室内、室外

通风、避光、利于排水、方便管理

2、养殖床的建造

A、用砖围一个宽1米左右长度不限,高15—20厘米的长方形简易池(不用水泥、河沙)。

B、可在地面将粪料堆成垄条状宽80—100厘米高20厘米左右长度不限。

四、饵料的准备和发酵

1、基料的选择

A、牛粪、发酵使用

B、猪粪、发酵使用

C、蝇蛆粪,密封捂死多余的蛆

D、生活垃圾、中药渣、食用菌下脚料、酒糟(发酵使用)。

E、其他动物粪料(羊粪、兔粪、鸡粪等发酵时间较长)

2、发酵

粪料:粪料60%植物秸秆40%每吨粪料加人5公斤、红糖1公斤、水适量(据粪料干湿度而定)。

方法:A、先在地面铺10—15厘米厚的植物秸秆

B、铺5—6厘米厚的粪料

C、反复堆3——5层

D、每一层都要浇水、直到有微量水渗出

E、用塑料薄膜密封发酵7—10天时进行翻堆并再加入EM、3—4公斤每吨粪料,密封发酵。

F、15天左右发酵结束

3、投喂前的准备

(1)检测PH值:6.5—7.5 为合格大于7.5时用食醋或者柠檬酸调节(1—2斤)吨,小于6.5 时,用生石灰调节(生石灰水)(1—2斤)吨。

(2)晾料:将发酵好的粪料晾晒1—2天排出有害气体

(3)试喂:取少量的蚯蚓放入粪料试喂1天

A、若蚯蚓在料中出现抱成团发黑死亡,说明粪料发酵不成功,要继续发酵。

(4)加入营养液:试喂合格后,在投喂前泼洒营养液(每吨料的加入量:水100公斤、食醋200毫升、糖精5克、EM1公斤、菠萝香精40——50毫升、尿素600克、粪内可少加尿素200—300克)。

4、投喂方法

A、上加发(适于夏天):在原来的粪料上加上2—10厘米厚的新鲜粪料,最好间隔10厘米左右加一块(或者梅花状加发)。

五、日常管理

1、控制养殖床的湿度和温度

夏季降温:浇水并铺遮阳网,并用植物秸秆保湿,用上加发冬季保温:铺植物秸秆,并用下加法严寒地区可铺塑料薄膜。

2、加料

养殖床的基料平整呈颗粒状需加料

3、防逃、防天敌

发现蚯蚓外逃用60瓦的灯泡光照防逃,并检查粪料是否有问题或者料吃完了

4、分离

(1)蚯蚓茧的分离当基料超过35厘米时进行

(2)蚯蚓茧分离当发现基料中有蚯蚓茧比较多时应分离防止近亲繁殖、或者品种退化

5、提纯复壮

方法一:把种蚯蚓放在粪料中集中产茧15天,再把种蚯蚓和基料分开,把10个平方以上的蚯蚓茧充分搅拌,放在其他的养殖床进行养殖。

方法二:再将分离出来的种蚯蚓集中饲养3天,再降低密度到其他养殖床饲养,一般提纯复壮都在10平方以上的蚯蚓进行。

6、小蚯蚓的孵化及喂养

将分离出来的蚯蚓茧加人新料放到养殖床进行孵化20天左右,小蚯蚓孵出,10—15天左右将1平方分成3平方养殖10天左右加如新粪30天左右涨成成蚯蚓。

7、采用光分离法(蚯蚓怕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