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形状呈砖形或卵圆形,有囊膜,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肤和粘膜的丘疹水泡、脓泡、痂皮内。健康鸡,往往是因为与病鸡接触或啄食了病鸡脱落的痂皮而被感染。尤其是鸡舍面积小,鸡只过于拥挤,环境卫生恶劣,蚊虫大量孳生时最易发生。
诊断
一般养鸡场内,鸡痘的发生不是散在发生,而是群体发生。刚开始时,在眼睑、耳球等无毛和少毛处出现出血样变化,一个星期后,出现鸡痘的典型临床症状。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
首先用2%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清洗创面(有痂皮的,用手剥落,然后清洗)。消毒完毕后,用大蒜捣成泥状涂于患面,效果明显,但对口腔、眼结膜处不方便使用,因为大蒜刺激性大。
也可用龙胆紫清洗创面,清除完毕后,口腔内用碘甘油涂擦,皮肤上用碘酊进行涂擦。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鸡痘高免血清进行治疗,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