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母鸡病治疗方案
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开产后当鸡群产蛋率达到20%~-80%时死亡最多,越是高产鸡群发病率越高,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重膘份很好,剖检可见肝脏质脆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慢性病鸡肌肉神经麻痹导致瘫痪或偏瘫。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3天转好,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蛋壳品质下降,经治疗后,2~3周能恢复。、
新母鸡病概述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时陆续爆发,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冬夏尤为严重。
一、新母鸡病发病原因:
1.血氧太低。当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时造成血氧含量过低。
2.呼吸性碱中毒。当鸡群靠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CO2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
3.血液粘稠度增高。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续排尿散热,血液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心力衰竭而死。
4.营养不足。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减少所致。
5.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晚间活动量减少,热量不易散出,凌晨1-2点为死亡高峰。
二、新母鸡病临床症状:该病症状分为急慢性两种:
1、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开产后当鸡群产蛋率达到20%~-80%时死亡最多,在表面健康产蛋较好的鸡群白天拣不出死鸡,但第二天早晨可见鸡死在笼中,越是高产鸡群发病率越高,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重膘份很好,剖检可见肝脏质脆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因病鸡有消化道症状,腺胃糜烂和卵黄充血破裂等现象,故往往被误认为大肠肝菌,新城疫和流感病等。 2、慢性病鸡肌肉神经麻痹导致瘫痪或偏瘫。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3天转好,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如与其他病混合感染时产蛋下幅度会更大)蛋壳品质下降,经治疗后,2~3周能恢复。、
三、新母鸡病防治措施:
饮水中加入冰鸡灵是防治新母鸡病为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为冰鸡灵具有增加血氧含水量、中和体内碱性、刺激鸡群的采食饮水量、降低体温和缓解热应激等功能,是一般的抗热应激药品所不能比拟的。另外,饮水中要加入维歧丽宝,饲料中添加益酶丽维,夜间12点开灯半小时,加水加料增加鸡群活动量,及时挑出病鸡。通过以上措施基本上能控制病情不死鸡,效果十分明显。 总而言之,提高蛋鸡夏季生产性能,关键在于改变思想观念。
第一、增加饲料营养浓度,不是单纯的增加成本,当鸡群采食量减少10%时,相应增加10%的投入,使每斤全价料成本增加6-7分,并未增加养鸡户的额外开支(如一群鸡在室温21~25℃时采食100斤料而在30℃以上时只采食90斤,少吃10斤料,按0.8元/斤把少吃的8元料款再投入到90斤料中应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是把由鸡嘴中省下的7分钱再还给它而已)。况且一年当中夏季需要营养会更多一些。
第二、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
第三,一些人认为鸡群没死鸡或死鸡很少而引不起高度重视,殊不知尽管症状很轻,这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鸡已经发病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只有从改善环境,增加营养和及时用药防治出发,才能使鸡群安度夏季,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效益。
新母鸡病治疗案例分析
2009年6月12日,德州地区王某饲养了3000只210天的海兰,近几天出现死亡,前来本连锁店诊治。本人协同连锁店内的技术专家一起根据其临床症状,解剖症状,确诊为新母鸡病。
1、新母鸡病临床症状:大群精神状态正常,采食量,饮水量正常,产蛋量,肠道均正常,就是在早上发现有瘫痪的鸡只,如果用手测量一下鸡腿的温度,感觉还热的情况下赶紧把病鸡放到通风好的地方,然后在其翅膀底下撒一些凉水,便可以缓过来。如果发病严重的、发现晚的鸡只便会出现死亡。
2、新母鸡病解剖症状:大多数都是体况较好的鸡只,从外观看鸡冠子尖发紫,冠子根发白,肛门外翻,腿向后伸。解剖肝脏质脆易碎,部分死鸡肝脏边上有血块,盲肠发黑,卵泡充血,输卵管里有个鸡蛋。
3、新母鸡病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及其解剖症状确诊为新母鸡病。
治疗:晚上11-12点开灯一小时,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冰鸡灵 200斤水每代 每天中午11点到下午4点饮水。严重的晚上开灯时也添加冰鸡灵。
泻痢快客 400斤水每代 分两次集中饮水
4、新母鸡病发病原因的分析:
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有a、呼吸性碱中毒b血氧含量过低。
总结:本病为代谢病 不具有传染性,但是用药就没事定要后随时会出现死亡,所以建议大家长时间用冰鸡灵清凉一夏预防本病,本病主要发病时间为三九三伏天,发病日龄从开产到淘汰的蛋鸡均是高发群体尤为刚开产到高峰的鸡群。产蛋量越高,体况越好的鸡只反而发病率越高,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