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2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选择小型优良品种江汉麻鸭为宜。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1、育雏季节选择

最佳期育雏季节以春季为好。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

2、育雏方式

采用纸箱育雏,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投资小。

3、饮水和开食

(1)饮水:雏鸭购回后,将其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

(2)开食、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

(3)饲料饲喂

雏鸭在10—15天期间,用全价饲料充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二一般管理

(1)通风: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

(2)密度:通常雏鸭群以400—800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不应多于10只。

(3)温度:1—3日龄28—30℃,4—6日龄24—26℃,7—10日龄20—23℃,11天以后类推。

(4)湿度:相对湿度60—70%。

(5)免疫接种:主要种类有:鸭瘟、病毒性肝炎、霍乱等。接种程序和途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亩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建鸭舍,舍下控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厘米深的水凹。

③稻田间开挖35厘米宽,30厘米深的半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④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等补饲。

⑤夏天防暴雨和高温。

⑥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3、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收益情况

在稻田养鸭,每亩农药费用节支30元,化肥费用节支70多元,加上水稻产量提高,稻农每亩可节支增收200元/左右,鸭农每只鸭节省饲料,费用5元。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