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保定市冀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首期“家禽集约化养殖与疫病防治培训班”于5月14日在河北农业大学南侧“保定市鑫丰阳光大酒店3楼会议室”如期举办。
会议期间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理事,现任保定市冀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发总工程师武现军教授,给大家做“临床解剖诊断必备知识”的基础培训,得到大家好评,兽药营销网特整理如下。
临床解剖诊断必备知识
一、临床实践必备解剖生理学基础
一血液及循环系统
1.血液组成与生理特性
红细胞
1)蛋白质和铁是生成红细胞的原料
2)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禽类的红细胞中具有细胞核。
A: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使得血液呈鲜红色;
B: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亲和力极强,所以结合一氧化碳后往往难以分离,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同时使血液呈典型的樱桃红色;
C:霉菌毒素、亚硝酸盐、氰化物中毒可以导致血红蛋白的亚铁血红蛋白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使血液呈黑褐色。
D:机体缺氧时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使血液呈暗红色。
E:如果机体内损伤、破坏的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的血红素经过代谢产生的胆绿素会增加。血红素在哺乳动物胆绿素在胞浆中胆绿素还原酶(辅酶是NADPH)催化而还原为胆红素IXα。
白细胞
1)嗜中性粒细胞:在家禽又称为异嗜性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在出现炎症时,可以变形通过毛细血管壁,游向炎症部位,吞噬病原和坏死的细胞,并将其分解和消化。在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以及炎症早期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炎症部位也会有较多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是机体抵抗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2)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所致的炎症过程中局部组织和外周血液中的此类血细胞增多。
3)嗜碱性粒细胞:含有肝素、组胺等活性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4)单核细胞:可以游走到血管外的其他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
5)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凝血细胞:参与血液凝固与修补血管
血浆的酸碱度
血浆的酸碱度主要是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碳酸的作用来维持的。许多情况下会导致血液酸碱度的改变。如在热应激初期由于过度呼吸导致血液中的碳酸水平降低,使血液呈碱性,出现呼吸性的碱中毒。由于碱中毒导致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大大提高,将导致氧合血红蛋白氧气的释放障碍,进而将转化为代谢性的酸中毒。故热应激仅仅添加小苏打效果并不很好。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方向。
左心室(动脉血)动脉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脏肺静脉(动脉血)左心房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构成。
1.禽类的淋巴组织呈弥散性或者球团性分布(淋巴小结),许多淋巴小结聚集于一起形成淋巴集结----如肠道的淋巴集结、盲肠扁桃体在诊断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2.淋巴器官:胸腺、腔上囊和脾脏
胸腺的主要功能是培育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胸腺后进一步繁殖、分化成熟,而后成熟的淋巴细胞迁移至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内定居、繁殖,并参与细胞免疫。
腔上囊的主要功能是培育B淋巴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腔上囊之后分化成B淋巴细胞,随后随血流迁移到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内定居,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二消化系统
肠道
十二指肠:起于肌胃,向后形成一U型袢,袢内夹有胰脏,升袢的末端有胰脏和胆管的开口。升支部位的淋巴集结对于有新城疫诊断有意义
空肠:十二指肠末端---------卵黄蒂
回肠:卵黄蒂--------盲肠与回肠交叉处,此段落前面和最后面的淋巴集结是否肿胀是诊断新城疫的特征部位
大肠:两个盲肠和直肠
泄殖腔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功能复杂。合成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脂蛋白、胆盐、糖原;贮存糖原、维生素和铁等;解毒及参与体内防御体系;灭活体内相关的激素;胚胎期具有造血功能。
病毒、细菌、寄生虫、中毒、营养失衡等都可以导致肝功能不全而诱发以下功能障碍:
1.低血糖综合症-----糖原贮备减少、糖原分解障碍、胰岛素灭活障碍,糖的异生异常。
2.低蛋白血症:由于肝细胞的损伤,血浆清蛋白合成明显减少,形成低蛋白血症,这是肝性腹水症形成的原因之一。
3.血液凝固障碍,致使出现出血和出血倾向。
4.解毒功能障碍: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同时肾脏负担加重。
5.激素的生成与灭活障碍: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生产性能。导致钙磷吸收障碍而出现软骨症、股骨头坏死、生产性能下降等。
6.消化功能异常:各种脂类、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
胰脏: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和内分泌腺
临床上导致胰腺炎、胰腺出血的因素有:
1.胆汁由于某些原因倒流入胰脏,激活胰脏内的蛋白质消化酶 –胰蛋白酶,使胰腺自身消化,同时使血管壁损伤而引起出血。
2.病毒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胰腺炎:如呼肠孤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肉鸡生长障碍综合征、鸭瘟、鸭新城疫、鸭浆膜炎、病毒性肝炎、含硫氨基酸缺乏、硒的缺乏【胰腺是雏鸡硒缺乏时最先受影响、最敏感的靶器官,缺硒可引起胰腺变性、坏死、萎缩、甚至纤维化。】
三呼吸系统
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气囊构成。由于禽类呼吸系统的特点,一方面使得禽类对于氧气的利用效率大大的高于家畜(54%~60%>20%~30%),也使其在环境恶劣条件下更易于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
寒冷空气会使呼吸道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加上寒冷导致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动减慢,使气管排出呼吸道病菌的功能减弱,这样就极易引发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的感染。
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加重了舍内空气污染。如清粪不及时就会造成棚舍CO2、CO、NH3、H2S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尤其是NH3对呼吸道气管黏膜上皮的损伤,使粘膜充血水肿,破坏了抵御细菌侵袭的第一道屏障,使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能扑获排除细菌,使病毒细菌易于入侵。
对鸡来说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湿度过低 ,如湿度低于40%,则易发生呼吸道病。
病毒的感染也是鸡群易继发细菌性的呼吸道疾病。
营养物质不全,会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使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停止生长,角质化以至损伤,黏液分泌物减少,防御病毒和细菌侵袭功能丧失,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还有缺锌、硒、维生素C等可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发生呼吸道疾病。
吸气过程中进入后部气囊的气体大部分是来源于肺内一级支气管的新鲜空气
四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输尿管,没有膀胱和尿道。肾脏分前、中、后三部分,质软而脆、易碎。有许多肾小叶(直径1~2毫米,轮廓可以在肾脏表面看出)构成。肾传支、传染性肾炎、痛风时由于尿酸盐的沉积,使肾小叶变大,颜色变浅,整个肾脏变大。
禽尿与哺乳动物尿的主要差异在于尿酸(嘌呤类代谢产物)多于尿素。尿酸氮占总尿氮量的60~80%,尿素氮仅占5%。
原因:在于家畜体内绝大部分的尿酸在尿酸酶的催化下被氧化分解成了水溶性的尿囊素而排出;因家禽缺乏尿酸酶,同时又由于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不能合成尿素【肝脏中精氨酸酶的活力只有哺乳动物的1%或者更低】,而是把体内大部分的氨通过合成嘌呤,再由嘌呤分解产生出尿酸,以尿酸形式排出体外。【凡是可以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的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尿酸盐的产生增加】
五生殖系统
公鸡的性腺——睾丸
临床影响睾丸发育的因素
锰缺乏可以导致睾丸发育延迟;维生素E和硒缺乏可以导致睾丸水泡变性
母鸡的性腺——卵巢
临床影响卵巢发育和卵泡正常发育的因素分析
输卵管的构造——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阴道部
1.漏斗部:接纳卵细胞和卵子受精的场所。
2.膨大部:分泌蛋白,故又称为蛋白分泌部。
3.峡部:分泌并形成内壳膜。
4.子宫部:也成为壳腺部。
5.阴道部:阴道腺可储存精子和缓慢的释放精子。
影响输卵管发育和结构形态变化的临床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