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新药研发 » 正文

刍议系统论与中兽医学现代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24  来源:中兽医医药杂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38
随着畜禽的饲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高度发展,畜禽疾病也由散发趋于群发,中兽医面临如何畜牧业生产的需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提高防病治病的效果,探索中兽医学现代化的出路,是中兽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试图探讨系统论在中兽医学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同行商榷,以起吹糠见米之效。
1 中兽医学的系统论思想
中兽医不辨细菌、病毒,不谙解剖器官,却能卓有成效地防治畜禽疾病,这是一个耐人寻味而又富 于研究探索的问题,它不但蕴涵着丰富的医学科学哲理,而且其“理法方药”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同系统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系统论的许多具体原则,几乎都可以从中兽医学中找到它们的原型”。1.1 阴阳学说的系统论思想
中兽医学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八纲辨证以“阴阳”为总纲,治则以“调平阴阳”为目的,临证时首先考虑的是机体、脏腑、经络阴阳的相对变化,因此,可以用“阴阳相对值”Qi来描述脏腑的状态(Qi=Yangi/yini)表示机体第i个子系统的阴阳相对比值:“阴平阳秘”是相对平衡的健态(Qi≈1);“阴阳失调”是病态(Qi>1或0<Qi<1=;“阴阳离决”是死态(Qi≈0),阴阳关系符合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这样就可用系统论来研究之。
同时脏腑内部之间也有阴阳关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内部的互生、互根、对立、消长、转化等法则是系统元素结构关系的映照,说明中兽医对动物的子系统间的高度协同关系有深刻的理解,说明阴阳相对平衡是动物体、脏腑、经络等自组织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功能与组织必须保持平衡,结构才能维持,否则将会导致疾病发生。
1. 2 辨证论治的系统论思想
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中,从脏腑、气血、表里的“阴阳”盛衰开始分析,根据整体综合和系统优化的目的,进行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各辨证的关系为:(略)从整体出发,“综合-分析-综合”,要求分析与综合同步,即分析不是先于综合,而是伴随综合,在每一分析中要顾及映现整体,而在整体的综合中反思脏腑、气血、表里的“阴阳”,其哲学思辨的逻辑程序为:(略)
只有这样探求疾病的发展规律,实现了辨证论治的二次飞跃,从而拟出治疗方案。
1. 3 方、药的系统论思想
中兽医复方按照君、臣、佐、使药药味组成,君药与臣药和佐使药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即能相辅相成,以提高疗效,又能相反相成,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缓和对畜体的不利影响,充分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方剂实际是中兽医学的优化数学模型,为中兽医学的数学化提供了范例,其中的药味、药量更是精妙无穷,例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药味相同,只是药量略有不同,功效则迥然不同。"小承气汤"由大黄12 g,枳实3枚、厚朴9 g组成,功效为泻热攻下,利肠通便,主治胃肠实热,大便燥结。"厚朴三物汤"由大黄12 g、枳实5枚、厚朴24 g组成,功效为消胀破气、行气除满,主治气滞腹胀。同一味药不同制法,药效也不同,如大黄苦寒,性本泻降,善于攻下,生用攻积导滞,泻实火、通大便;酒制方能降低其毒性,并能清上部之邪热,脾胃虚弱之体服之有利,能止血止泻;生姜能温中健脾,回阳救逆;炮姜则温经止血,祛脐腹寒邪,这些都包含着系统论的思想。
2 耗散结构理论与中兽医学
现代系统论认为,生命系统是个远离平衡态的具有自组织性和相干性的高度有序稳定的耗散结构,动物体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而且脏腑各子系统之间具有高度协同和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机体的有序稳定度遭到破坏,熵产生(diS)与熵外流(deS)的速率调控失调,动态平衡遇到破坏,熵值符合公式:dS=diS+deS,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产生diS≥0,在开放系统中,则deS<0,且绝对值又大于diS的值,则dS=diS+deS<0,总熵逐渐减少,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也就是说,系统可以通过涨落,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吸收负熵流,总熵减少,从而趋向一种新的有序稳定结构,这时diS=-deS,形成耗散结构状态,病后康复即是此状态。中兽医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减少熵值,使dS<0,达到治疗目的。
反之,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则引起熵的逐步累积,熵值增大,新陈代谢放热反应速率加快,热扰动致使动物体偏离原来的健康状态:或发烧;或者在维持体温不变下,热以熵的形式残存体内。残留的熵对生命体的高度有序性产生的热扰动作用,干扰了生命大分子结构、生化反应和生命信息的活性、稳定性、有序性和准确性,趋向疾病。若继续走向无序,非平衡态趋向平衡态,死亡降临,这是临证禁忌的。
3 系统论与中兽医学现代化
现代系统论既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整体特征性,又能充分反映组成整体的各层次、各部分的特性及相互联系与影响,已成为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和新技术革命的理论支柱,把现代科学由“分析时代”推进到“系统时代”,中兽医学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门类中独立的一门科学,动物体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生命自我调节的机制和规律是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而机理研究则是中兽医学理论上的前沿课题,理论上的突破一定要取决于方法上的创新,一方面必须引入分析方法,从微观层次研究,以提高其实质,即临床治疗验证疗效,再进入实验研究,实验与临床相结合来分析;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层次上用科研方法论研究,以适应其理论形成的特点。宏观与微观的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就是要按照现代系统论的分析综合方法,研究动物机体自我调节的机制与规律,在临床上如何把传统的辨证论治转变为病证结合诊治,即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这些机理研究是动物医学、中兽医学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共同的前沿课题,抓住前沿,揭示机理,使中兽医学从宏观进入微观,由描述进入阐明,从整体走向系统,探索中兽医学现代化的路子,而现代化的核心应是提高防病与治病的效果,如果防病治病的临床疗效普遍超过或等同于兽医学的治疗效果,不管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论或科学技术装备,到那时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实现了中兽医学现代化,并进而带动中草药学的现代化和中兽医学基础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4 现代系统论在中兽医学上的指导作用
现代系统论的发展为各门科学的整体化提供了科学方法,它必将对今后中兽医学的现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把畜体、经络、脏腑等开放系统运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等研究技术为中兽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剂学、炮制学、针灸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石。
4.1 把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以及辨证论治学说等用现代系统论深入研究。
4.2 应用系统论数理手段发展中兽医学,在中兽医学历史上,古典中兽医著作的论述存在着一定的“歧义性”和“模糊性”,因而,使基础理论显得比较抽象、笼统,辨证论治过分直观和凭经验判断,运用系统论数理方法使中兽医学与数学相融合,力求使用表意准确的符号语言,使之定量化和精确化,以达到中兽医辨证论治的优化。如在诊断中,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结合系统论的学术思想,逐步使中兽医诊断标准化、客观化,进而趋向现代化。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