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1.1适宜的温度:由于雏鸡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在育雏前3d,保证育雏室的温度达到33~35℃,以后每周均匀地下降3℃,直到30d育雏期结束,使室温维持在18~21℃左右。
1.2适宜的湿度:育雏期间在供暖炉上适时蒸发点食醋或定期带鸡喷雾消毒 (注意防疫期间决不可以带鸡消毒).这样既可以保持空气湿润,又可保持地面干燥,效果很好。
1.3加强通风:保证温度的同时合理透风可以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防制大肠杆菌病的一个有力措施。
1.4加强消毒:必须重视消毒和消毒效果,因此饲养时务必做到:(1)全进全出(2)空舍期间的打扫卫生和3~5遍消毒;(3)上鸡之后对饲养管理人员尤其外来人员消毒,对水槽、料盆的消毒;(4)定期不定期的带鸡喷雾消毒(防疫期间除外)。
2疫苗免疫
菌苗预防是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是大肠杆菌只对同血清型的菌株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对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保护力很低,甚至不产生交叉保护,因此在进行疫苗防治之前应当进行当地的血清型鉴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佐剂灭活苗效果较好。
此外,用病死禽只的肝脏、肺等有明显病变的器官制成自家苗肌注,事实证明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自家苗在制作过程中条件较为简陋存在对病原灭活不彻底的危险,而且选择的抗原的免疫原性也不确定.所以自家苗在临床上不宜作为常规疫苗而长期使用,只能作为应急措施。
3合理选药、提高疗效
虽然目前临床上已有许多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因为太肠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所以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药敏试验:在用药耐可以考虑做药敏试验,从而选择对肉鸡致病的大肠杆菌高敏有效的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药物,常用的有庆大霉素、氟哌酸和头孢拉定等。据报道,近年来出现的治疗禽病的新药如:安普霉素、氟苯尼考和头孢噻呋等效果显著。
3.2添加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 目前微生态制剂仍然不能完全替代抗生素,但微生态制剂以其无药残、无耐药性等显著优点,以及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苗群失调所致的腹泻有明显治疗效果而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接受并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