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风
夏季,对猪舍进行有效的通风可以排出猪舍内的热量,对降低舍内温度有一定的作用。目前猪舍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是在猪舍建筑中设置合适的进出风口,利用自然风力及温差作用将新鲜空气引入舍内,将舍内多余的热量和污浊气体排到室外。机械通风目前常采用纵向通风,将风机安装在猪舍的山墙上以便纵向通风,将舍内高温空气用风机排出而将舍外凉爽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对猪舍通风起到较好的作用。
当气温在30℃以上时,单靠通风仍不能有效降低舍内气温,所以高温时就应考虑先将空气冷却后再送入猪舍。如利用地下管道、地道等进行通风降温,舍外空气可以先进入地下管道、地道或自然洞穴,再进入猪舍,可将舍外空气降低3℃~5℃。为保障地道通风降温方式的效果,往往需要开挖较深的地道,通常深3~4米,并有足够长度,因此工程量较大,一次投入也较大,接近于人工制冷系统,但运行费用很低,如有现成的地道如废矿井、天然洞穴等可以利用,则会大大降低一次性投入,且这种系统还可兼有冬季取暖的作用,减少猪舍内的四季温度变化。
二、降温
猪舍降温有直接降温和间接降温两种方式。直接降温是利用空调、水帘、冷风机等将猪舍空气温度降低。但生产上直接降温的范围很小,一是购买降温设施需要一定的投资,另外直接降温需要建全封闭猪舍,而且需要密封良好,否则降温效果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原因是猪舍设计结构不适宜直接降温,因为现在除大型猪场外,多数猪场仍是以开放式猪舍为主,而且结构简陋。
为此,在不能解决整个猪舍降温时,可以考虑局部降温。下列几种降温方式可以考虑选用:在猪舍周围种植一定量的树木,除了起到绿化作用外,还能起到遮阳作用;在猪舍旁边搭建凉棚,能降低猪舍附近的地温;采用喷头将水以雾状落下,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大,蒸发量大而降温,效果较好;在坡度较大的猪圈,每天在中午时将水放到圈内低洼处,堵严出水口,让猪自由进出水池,热时在水中浸泡,凉快时出来,天黑时将水放出去,这样既能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又能解决猪的降温问题;在饲料中增加食盐的比例,以促进猪多饮水,然后供应温度较低的水,也是减轻热应激的有效办法;有许多药品在猪采食后可以减轻热应激,如在饲料中添加2%~3%的小苏打,或按每公斤饲料添加200~500毫克维生素C,或按每公斤饲料添加200毫克维生素E,或添加0.2%的活性肽,有条件的猪场还可喂些青绿多汁饲料,都可增强猪的抗热应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