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猪经产与后备母猪管理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0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88

摘要

在高产母的养场里,必须格外重视干奶母猪。要想降低经产母猪的总死亡率,首先必须对饲喂管理进行优化。有三个要点一定要做到:个体关照、不受干扰和同时进行。自锁饲喂栏让母猪能够在不受干扰的私密环境下采食到个体所需的饲料量。

饲养管理方面,也有三方面需要注意。首先,必须尽可能快地确立起稳定的社群等级关系。其次,要保证每头母猪每天至少有一次能够吃饱肚子。第三,要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以及个体体况来为母猪提供足够舒适的躺卧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每个围栏当中至少要布置两种绝热特性不同的地板。

介绍:经产母猪损失太高了

受猪价下跌影响,许多成功的养猪生产者很大程度上都把重点放在了成本控制方面。尽管这不是养猪生产的成本中心,但现在的后备母猪的更新率太高了,许多猪场达到了50%以上。不仅如此,这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都受到了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应该怎样管理现代高产母猪才能避免过早淘汰的风险?在饲喂与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风险因素?

德国索斯特专业大学对46家分娩场的母猪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许多情况下,淘汰决策是根据若干方面的原因做出的。因此研究人员确定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大部分经产母猪的淘汰原因是因为高龄和不孕。但母猪多老才算老?在有些猪场,4胎之后的母猪就已经算是“高龄”了。

许多情况下甚至找不出真实的淘汰原因。在德国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进行的生产研究当中,来自四个母猪群的死、淘母猪被送往病理研究所进行死后剖检。结果显示,47%的个体未发现传染病,33%发现感染,20%淘汰原因为疝气和事故。

我们知道,不仅是猪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德国,我们的淘汰率为5至7%;荷兰只有5%,而丹麦平均达到15%。丹麦很大比例的母猪是由于肩部损伤而被人道宰杀的,但总的比例还是太高。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