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雉鸡的疾病防治 — 雉鸡白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52

鸡白痢是雉鸡常见的传染病,在雏雉鸡为急性败血经过,以白痢为主要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成雉鸡为慢性或无症状感染。

1.病原 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存在于病鸡内脏各器官中,特别是肝、肺、卵黄囊、肠和心血中含量最多。雉鸡、鹌鹑等其他鸟类常常是由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鸡而感染此病。病雏雉鸡和带菌的成年雉鸡其粪便是白痢的主要传染源,带菌雌雉鸡的卵巢和肠道含有大量病菌。因此,它们产的蛋和粪便都含有病菌,用这种蛋孵出的雏雉,多患白痢,同时也污染孵化器,使刚出壳的雏雉鸡感染。

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雉鸡吃了病鸡粪便、飞绒等污染了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污染的垫料和用具也是传染媒介。此外,患病的雄性雉鸡其睾丸和精液中都含有病原菌,通过配种可以把病菌传染给雌雉鸡并带入受精卵传染给后代。育雏室温度不平衡、潮湿、污秽,鸡群拥挤,饲料配合不当,营养缺乏等也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2.症状 由于被感染雉鸡的年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雏雉鸡:用感染蛋孵出的小雏,通常在出壳后不久即死亡,见不到明显症状。5—7日龄病势达到极点,病雏昏睡、衰弱,聚集怕冷,两翼下垂,吃食很少或不吃,肛门周围沾污灰白色黏稠粪便,气味恶臭。多数病雏有呼吸困难的症状。

成雉鸡:成年雉鸡患病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病程可延长几个月。有时可见腹部下垂、贫血,出现下痢症状。

3.病变 雏雉鸡心、肝脏及肺部有灰白色小结节,肝脏呈土黄色,有时可见点状出血和坏死点。脾脏有时肿大,输尿管显著膨大,并有尿酸盐沉积。盲肠可见到白色硬固的粪便。病程稍长的病例,卵黄吸收障碍,卵黄囊内容物变成淡黄色如油样或干酪样黏稠物,成年雉鸡常见卵巢萎缩,卵形异常和变色,或引起腹膜炎和腹腔内脏的粘连。成年雄雉鸡的病变局限于睾丸极度萎缩和输精管增大,充满黏稠的渗出物。

4.防治 对本病应主要采取预防措施,治疗价值不大。

预防措施主要是建立无白痢病的种群。发现病鸡及时淘汰烧毁。认真作好鸡场消毒工作,尤其是孵化过程中的消毒工作,每次孵化前需将孵化器清洗消毒;种蛋可用1000倍稀释的新洁尔灭在30—40℃温度下浸泡5分钟,洗净蛋壳,晾干后再用甲醛溶液熏蒸。幼雏从第一次饮水起在水中加入0.01%的环丙沙星,连饮3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