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尽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但仍不免会发生疫情。因为疫病具有流行的能力,危害的范围大。当特禽场暴发疫病时,根据疫病的种类,应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
一尽快诊断和上报疫情 一旦发生疫病,在组织力量尽快诊断的同时,要将疫情向有关兽医单位报告,并通知邻近的养鸡场(舍),以便共同采取措施,尽快地扑灭疫病。
二全面封锁 经确诊为烈性传染病时,对特禽场应立即进行封锁,严禁人员、车辆来往,停止苗鸡、种蛋的引进、出售或外调,以防止扩大疫情。病禽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处理不得运出,以防病原扩散。
三迅速隔离病禽 对已经发生传染病的禽群或禽舍应迅速采取隔离措施,不得再与健康禽接触。隔离群或隔离舍应设专人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四加强消毒工作 为了尽快地消灭由病鸡排出的病原体,必须强化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
1.人员和车辆进出消毒 禽场(舍)门口或生产区的出入口设有消毒池,池内有2%的烧碱水,进出的车辆必须通过消毒池,车体用2%—3%来苏水溶液喷洒消毒。
进入鸡场的人、生产区和禽舍的周围环境,每天清扫1次,并用2%的烧碱水或0.2%次氯酸钠液喷洒消毒。
2.禽舍和禽体表消毒 禽舍和禽体表消毒应视为重点。因病禽经常向外界排出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禽舍环境,对禽舍的地面、料槽、水槽每天应清洁2次,地面用2%—3%烧碱水喷洒,水槽、料槽用0.2%次氯酸钠液洗涤。用0.2%—0.3%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液在禽舍内喷雾带鸡消毒,每天进行1—2次,以杀灭禽的体表、禽舍空气中、地面上及设备上的病原微生物。疫情结束后,禽淘汰或全部转出,对禽舍要进行依次清扫和消毒,程序为将鸡粪、垫料、屋顶、墙壁各处的灰尘和蜘蛛网彻底清除,可移动的设备搬出鸡舍,对鸡舍内地面、墙壁、通风口、屋顶进行冲洗。待鸡舍内地面干燥后,用烧碱水或次氯酸钠喷洒消毒。以后关闭好门窗,按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甲醛溶液,进行熏蒸消毒,经上述消毒后,鸡舍空闲3—4周,再接新鸡入舍。
五施行紧急的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 在疫病发生初期,为了制止疫情的蔓延,除对疫点周围的易感鸡群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措施外,并根据发病的种类,若是新城疫、禽痘、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传染病,可选择与其病原敏感的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在实行紧急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作人员及所用器械的消毒。
六妥善处理淘汰的病禽和尸体 患传染的病禽随分泌物、排泄物不断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病死禽的尸体也是特殊的传染媒介,对其必须严加管理并妥善处置,禁止将患传染病的病禽及其尸体流入市场或随意抛弃。对病死禽尸体或处死的病禽尸体,应进行深埋处理。有条件地区可设焚尸炉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