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场生产中的消毒
种蛋消毒:加强种蛋消毒能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垂直传播,提高雏鸡的出壳率、育雏的存活率。严格的种蛋消毒有四步程序:集蛋后的消毒、储存前的消毒、入孵前的消毒、出壳前的消毒。
空舍的消毒:鸡场的空舍消毒必须在彻底清洗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是无效的。空舍的消毒包括:舍内的消毒、舍外周围环境的消毒、生产用具的消毒。
带鸡喷雾消毒:蛋鸡生产工作者一般都很重视进鸡前的消毒工作,而对进鸡以后的带鸡喷雾消毒则不够重视,个别甚至没有意识到进鸡后更需要做带鸡消毒。鸡舍虽然在空舍时经过严格的消毒,但在进鸡以后,除了鸡体携带、排出、传播病原微生物外,还通过人体、饲料、动物、空气传播等途径随时把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带入鸡舍,造成在饲养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带鸡喷雾消毒即在鸡舍时鸡以后整个饲养期内定期使用有预防消毒的目的,对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则效果更佳。带鸡喷雾消毒的方法:育雏期每天一次,育成期每2天一次,产蛋期每3天一次。喷雾量按每立方米的空间约15毫升计算。
经常性的消毒:蛋鸡除了认真实施终端消毒程序外,为防止外界致病微生物的感染传入,实施经常性的卫生保护措施是相当重要的。其中包括(1)门卫消毒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消毒剂应具有耐有机物干扰,耐低温,耐阳光等特性,同时应定时更换,脏污严重时应随时更换。(2)人员的消毒。人员进入鸡场,必须更换消毒过的衣服和鞋帽,同时必须消毒双手。(3)饮水系统的消毒。鸡场内的饮水要经常消毒并定期检查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在水中投入消毒剂。
2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以下特点:易溶于水,不受水的硬度或酸碱度的影响;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有很强的作用,不管酸碱度如何;无腐蚀性,无强烈气味,无色;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强大的杀灭能力,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作用迅速而能保持长久的杀菌能力;消毒效力不受有机物的影响而减弱或失效;安全无毒,对人与鸡无害;价格便宜,运输使用方便,应选择有上述特点较多的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消毒剂很多,但在生产中实用的不外以下几种。
(1)甲酚类:杀菌范围广,对一般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效,对芽胞与病毒作用不可靠,因有甲酚臭味,不能用于产品包装物。一般用于鸡场消毒池、棚舍,非金属设备的消毒。
(2)苯酚类: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有效,不易受有机物的影响,作用快而持久。主要用于鸡舍、孵化厂、设备及消毒池的消毒。
(3)碘类:对大多数病毒、真菌及细菌都极有效,尤其是PH在2—4时效力最高。但极易被有机物中和,只有在洁净表面才能发挥作用。可用于饮水、种蛋、空舍的消毒。
(4)氯类:浓度越高,酸度越强;温度越高,杀菌能力愈强。腐蚀力极强,易被有机物中和,没有残留杀灭作用,多用于饮水消毒。
(5)过氧乙酸:为强消毒剂,极易使金属生锈,对环境无害。应用于空气、棚舍、用具的消毒。
(6)季铵类化合物:杀灭革兰氏阳性菌效力较好,对病毒和真菌有抑菌能力,消毒对象经清洁后,消毒效果很好。常用于孵化厂、设备、棚舍的消毒。
(7)甲醛:对细菌、病毒、真菌都很有效,但作用缓慢,需较长的接触时间才起作用。常用于种蛋、蛋箱棚舍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