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由痘病毒科的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各种年龄、性别的鸡均可感染,鸡患病后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雏鸡感染时死亡率较高。本病流行特点是在无毛或少毛区的皮肤形成痘疹,最后结痂自愈。主要发生在口角,鸡冠、肉髯,也有在口腔、咽喉部黏膜上形成纤维素性假膜,这种病型叫“鸡白喉”,此病死亡率较低。本病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或伤口感染,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蠓、蚊、蝇等活跃的夏秋季节最易流行。夏秋梅雨季节,鸡感染鸡痘后容易诱发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新城疫、法氏囊病等感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夏秋季节特别要加强鸡痘的以下防控措施:
一、没有发病的雏鸡和育成鸡应该马上进行鸡痘免疫刺种。肉鸡建议在4-5日龄或者和法氏囊同免,免疫方法必须是刺种,建议新城疫Ⅰ系疫苗与鸡痘苗不宜混合注射。有的养鸡户喜欢将新城疫Ⅰ系疫苗与鸡痘苗混合注射,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以省事,还可以减少抓鸡的次数,从而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新城疫Ⅰ系疫苗可以强烈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使与其同时接种的疫苗免疫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彻底失败。这是一些养户造成的鸡痘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
二、产蛋鸡群没有免疫的要加强带鸡消毒和通风,注意观察鸡群。要是有个体发生最好适当先治疗,要是传播速度快,应该马上按照处理意见做,不要因怕影响产蛋而不紧急接种造成慢性流行而使病程长达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