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种野鸭的选择和繁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65

种野鸭的选择和繁殖

【种野鸭的选择】

选好种野鸭是发展野鸭生产的首要环节。

1、雏鸭的选择:鉴于肉用种禽体重大,生长迅速,6~8周龄雏禽的体重与生长速度有强大的相关。因此,种用雏鸭应在6~8周龄时,选留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身体健康、精神保满的个体;淘汰精神不好,羽毛稀少、体况弱小的雏鸭。

2、育成鸭的选择:选留外貌美观、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健全的育成鸭留种;淘汰发 育不全,瞎眼、跛脚、伤残和消瘦的个体,时间在19~21周龄进行。

3、成年鸭的选择:成年鸭的选择包括种母鸭和种公鸭的选择。

⑴ 种母鸭的选择:种母鸭选择的原则是:头部清秀,颈细长,眼大而明亮,体躯长、宽且深,前胸饱满,两耻骨间距宽、末端柔而薄,高产鸭两耻骨间距常在3个指头以上,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宽阔而腹部容积大;高产鸭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常在4个指头以上,皮肤有弹性,喙、胫、蹼的色泽鲜艳,臀部发达,脚稍高,两脚间距宽,蹼大而厚,羽毛紧密贴身,体型匀称,活泼好动,觅食力强。

⑵ 种公鸭的选择:种公鸭选择的原则是:头大,颈粗、中等长,喙宽而直,胸部丰满、向前突出,背长而宽,腹深、但不垂地,脚粗稍短,两脚间距宽,体形大;其头部和颈上部的羽毛和镜羽应有鲜明的翠绿色光泽,雄性羽发达,明显向背部弯曲。

【种野鸭的繁殖特点】

掌握好种野鸭的繁殖特点,是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1、繁殖季节很强:种母鸭产蛋集中在3~6月份。这第一个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要占全年产蛋量的70%~80%,这时的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均较高。第二个产蛋高峰在9~11月份。其产蛋量只占全年产蛋量的30%左右。

2、性成熟期:公野鸭约150日龄左右,母野鸭为150~160日龄。母野鸭年产蛋量100~150枚,高者可达200枚以上,蛋壳为青色或白色, 蛋重55~65g。

3、公母鸭配比:公母鸭配种比例一般为1:10,种蛋受精率可达85%~90%。

4、野鸭的人工孵化:野鸭在野生状态下,还存有抱性,孵化靠母鸭自孵。而在家养条件下,都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27~28天。其孵化机具和孵化制度等都与家鸭相同。根据其胚胎发育的生理要求,孵化温度略比家鸭低0.5℃。并要求使用变温孵化,以剌激胚胎发育。另外,在孵化后期,要增加凉蛋和喷水次数,以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

5、种野鸭的利用年限:种野鸭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种母鸭第二年的产蛋量最高,第一年和第三年的产蛋量次之,但养到第三年以后就不经济了,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下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