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种鹅生长期的培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09

一般认为10周龄以前为种鹅的生长期,其培育过程虽与肉鹅的饲养大致相同,但又有区别。肉鹅强调生长速度以达到尽快上市的目的,而种用雏鹅则必须培育成具有较好繁殖力、适合于种用的体况。传统习惯上将春孵鹅(1月初)留为种用,性成熟时间为6—7个月,种鹅刚好在9月初(即白露时节)约220—240日龄开产。此时留种,正值气温适宜,青料丰富,为雏鹅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生产成本较低,春孵鹅本身及其后代的产肉、产蛋等生产性能均表现较好。

实践证明,育雏前期(3周龄内)采用网上饲养效果较好,卫生条件、成活率、饲养密度、育雏舍利用率、生产成本等都优于地面饲养,以后其机体各系统机能有所提高时可采用地面饲养,在中雏期应铺上垫料。进雏前应先准备好育雏舍,包括全面消毒、配齐工具、饲料、保温设施等,并在进雏前试温。

为保证种鹅质量和育雏成绩,必须严格选择留种雏鹅,把好第一关。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雏,出壳时间要正常,活力好,眼有神,被毛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握在手中挣扎有力,感觉有弹性。一般雏鹅可比计划留种鹅多留20%左右,以供选择,公母比例为1比4。

留种雏鹅应尽快运至育雏舍,进行初次饮水调教,俗称开饮。因雏鹅环境的变化和促进消化功能,可在第1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必要时加入抗菌药物。刚出壳雏鹅可用全价配合雏鹅料撒在垫布上任其啄食,第2日起饲料混合适量青料投喂,牧草切成0.2—0.5厘米长,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放长牧草长度和增加青料量。

根据鹅的生长规律,舍饲鹅在4—5周龄,放牧鹅在6—7周龄的日增重最高,达到生长高峰,营养水平对其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前期生长较快必须供给足量和营养水平较高的日粮,使其发挥最大的生长潜力;中后期是羽毛和骨架迅速生长阶段,第6周时,当主翼羽长至3.3厘米后,容易向外翘出,成熟后影响配种,此时应适当控制日粮,防止主翼羽生长过度,精料控制在200克/只?日左右。7周龄时腹部新羽长齐可不用垫料,8周龄起加大精料量,尽快促进新羽生长,机体得到充分发育,满足选种需要。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